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7 分

  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2)

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

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略”(合理即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赫鲁晓夫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0.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0.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图二

39.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2分)

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4分)

示例二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2分)

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4分)

解析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用知识阐释历史能力。先结合图表的图例、内容提取时空信息:图一为洋务企业名称、分布情况;图二为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答题方向。注意时空上的比较。

考查方向

近现代工业化:洋务运动、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

先从图片材料提取时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易错点

信息提取不准;说明缺乏史实。

教师点评

开放性试题,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取有利自己回答的角度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7.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主题三: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的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

主题四: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正确答案

(1)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2)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4)发展阶段

①从企业发展角度:

②从企业性质角度:

③从企业经营角度:

中国经济状况:

(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四大家族);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4)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商业的发展历程自然经济解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一知识点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