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简答题 · 27 分

  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1 单选题 · 4 分

20.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1 单选题 · 4 分

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1 单选题 · 4 分

20.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1 单选题 · 2 分

29.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1 单选题 · 3 分

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1 简答题 ·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图二

39.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 简答题 · 36 分

37.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主题三: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的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

主题四: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下一知识点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8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