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 共279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出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逐渐消失的现象,故A错误;
B.2Na+2H2O═2NaOH+H2↑中,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Cl2+H2O⇌HCl+HClO水中的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有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
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常温下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 ②乙醇 ③水银 ④蔗糖 ⑤纯醋酸 ⑥KNO3溶液 ⑦熔融的氢氧化钠 ⑧液态氯化氢 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
(1)物质中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的是______;
(2)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4)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①④
③⑥⑦
①⑤⑦⑧
②④
解析
解:(1)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各微粒之间既有相互吸引力,又有相互排斥力,当微粒距离较近时,排斥力的作用明显,将微粒推开,当微粒距离较大时,吸引力的作用明显,将微粒拉近,所以通常微粒在较平衡的位置上做极小的运动,即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故选①④;
(2)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③水银 中含有自由的电子,所以能导电,⑥KNO3溶液、⑦熔融的氢氧化钠 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选③⑥⑦;
(3)①食盐晶体、⑤纯醋酸、⑦熔融的氢氧化钠、⑧液态氯化氢 溶于水都能导电,且都是化合物,所以都是电解质,故选①⑤⑦⑧;
(4)②乙醇和④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以分子存在,所以都是非电解质,故选②④.
(2015秋•株洲校级期末)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状态下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故A错误;
B.酒精非电解质,溶于水也不导电,故B错误;
C.硫酸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能够导电,故C正确;
D.金属铁能导电,属于单质,它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混合后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
A.自来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NaOH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固体后,NaOH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很大,故A错误;
B、未加氢氧化钠固体,导电的有氯离子和氢离子,加入氢氧化钠后主要是钠离子,氯离子,未反应的氢离子,而参加反应的氢离子正好与钠离子的量相当.所以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正确;
C、原来是弱电解质,离子较少,加入强碱以后,变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氯化铵为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生成物仍是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故导电性变化不大,故D正确;
故选BD.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导电性的变化合理的图象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滴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滴入H2SO4时,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H2SO4过量,导电性又增强,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