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处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旅游景点图。

材料二 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赴台的旅客中,大陆旅客约有96万人次,而以观光为目的赴台的大陆游客有60.6万人次,几乎是前年的2倍,增长非常快。以多数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选择8天7夜行程,每天消费250美元计算,全年赴台观光的大陆游客对台湾的贡献有360亿元新台币。预计2010年赴台观光的大陆人数还会再增长,全年可望有75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选取两个角度举例分析台湾自然旅游景观特色及形成条件。(6分)

(2)近年大陆赴台游客逐年增加的原因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台湾多山地景观,如阿里山、茂林风景区,因为其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了众多山脉,加之其气候湿润,垂直变化大,多奇峰、飞瀑、碧湖、积雪、云海、林涛等景观。台湾多火山、温泉旅游资源,如大屯火山群、四重溪温泉,因为其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台湾多海岸旅游资源,如西子湾、头城海水浴场、鹅銮鼻、澎湖湾海上乐园等,因为台湾海岸线长而曲折,多岛屿、海湾、海岸地貌。(6分。每点3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2)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对赴台旅游的推动;台湾旅游资源丰富且价值高,具有很大吸引力;台湾距离大陆近。(4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9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至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

材料二:图20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小题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       等。

小题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小题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距离近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

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小题4:图20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小题5:图20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小题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

小题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

小题3:品质高、多样性  

小题4:D 

小题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

解析: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仅在江苏、安徽两省就有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安徽黄山、皖南古村落。其余类似于第三大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           ,其重要价值是                 

小题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      地貌。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

小题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小题1:武夷山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小题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小题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本题通过“重走霞客路”的路线及景观图,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考查旅游地理相关知识。

小题1:认真阅读材料,联系教材所学的我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分布,可知除了黄山,另一个是武夷山,再联系教材所学的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回答。

小题2: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联系教材中的旅游景观类型,可知该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再结合教材中旅游业对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包括的几个方面,参照来回答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小题3:结合教材中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则可以迁移到具体到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山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分析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外省市游客构成情况调查表

(1)黄山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主要属于           旅游资源。黄山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       、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和自然遗产名录。(2分)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黄山把屯溪区作为接待黄山游客的主要住宿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正确答案

(1)自然 云海(各1分,共2分)

(2)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1分);其次是邻近地区(1分)

(3)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交通通达度好;距离客源市场近。(各1分,共3分)

(4)屯溪区进出交能便捷,到主景区比较方便(1分);与齐云山等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1分);减轻对黄山景区接待和环境的压力(1分)服务设施较为齐全(1分)。(任三点给3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现代旅游的特点、基本要素和类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