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没m、n的两个物体A,B用一根质量不计的细绳相连接,在恒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以下对细绳中的拉力T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第一种情况:水平光滑时,用水平恒力F拉A时,对于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mB)a,
对A受力分析可得,T1=mAa=
第二种情况:水平面粗糙时,对于整体:F-μ(mA+mB)g=(mA+mB)a-------①
对A受力分析; T2-μmAg=mAa----------②
由①②解得,T2=
可知T1=T2.故A正确.
故选A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 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Om/s2.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象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10m/s.故A正确.
BC、开始时物体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速度相等后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gsinθ+μgcosθ=
.
=
=2m/s2.联立两式解得μ=0.5,θ=37°.故B错误,C正确.
D、第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摩擦力做功为Wf1=μmgcosθ•x1=0.5×10×0.8×5J=20J,第二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摩擦力做功为Wf2=-μmgcosθ•x2=-0.5×10×0.8×11J=-44J,所以
.故D正确.
故选:ACD.
若水平恒力F在t时间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x,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质量为m的物体的加速度:,
质量为的物体的加速度:
位移:
故选:D.
如图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A,当将小球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换为质量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球质量为m时,对于下降h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弹=0
小球质量为2m时,对于下降h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2m•gh-W弹=•2mv2-0
联立解得:v=
故选:B.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的小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所受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那么在细线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_____;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整体加速度为:a=,
再以B为研究对象,B受弹力和重力作用而产生向上的加速度,故有:Fx-mg=ma
得此时弹簧中弹力为:,
又在线断瞬间,弹簧形变没有变化,线断瞬间弹簧弹力仍为
线断瞬间以A为研究对象,A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产生加速度,合力为:FA=Fx+mA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此时A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故答案为:,
.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的两轮间距L=8m,轮半径r=0.2m,皮带呈水平方向,离地面高度H=0.8m,一物体以初速度ν0=10m/s从平台上冲上皮带,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μ=0.6,(g=10m/s2)求:
(1)皮带静止时,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2)若皮带逆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正确答案
解:(1)皮带静止时,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v1,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块前进过程中水平方向只受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解得:a=μg
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v12-v02=-2aL
解得:v1==2m/s
物体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
解得:t=
水平位移:x1=v1t=v1=0.8m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与皮带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与(1)相同,所以落地点与(1)相同.
x2=x1=0.8m
(3)皮带顺时针转动时,v皮=ωr=14.4m/s>v0,
物块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其受到得摩擦力力向右f=μmg,所以向右加速.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解得:a=6m/s2
若物块一直匀加速到皮带右端时速度为v2;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v22-v02=-2aL
解得:v2==14m/s<v皮
故没有共速,即离开皮带时速度为14m/s,做平抛运动;
水平位移:x3=v2t=v2=5.6m
答:
(1)皮带静止时,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0.8m.
(2)若皮带逆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0.8m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5.6m.
解析
解:(1)皮带静止时,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v1,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块前进过程中水平方向只受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解得:a=μg
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v12-v02=-2aL
解得:v1==2m/s
物体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
解得:t=
水平位移:x1=v1t=v1=0.8m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与皮带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与(1)相同,所以落地点与(1)相同.
x2=x1=0.8m
(3)皮带顺时针转动时,v皮=ωr=14.4m/s>v0,
物块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其受到得摩擦力力向右f=μmg,所以向右加速.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解得:a=6m/s2
若物块一直匀加速到皮带右端时速度为v2;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v22-v02=-2aL
解得:v2==14m/s<v皮
故没有共速,即离开皮带时速度为14m/s,做平抛运动;
水平位移:x3=v2t=v2=5.6m
答:
(1)皮带静止时,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0.8m.
(2)若皮带逆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0.8m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5.6m.
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mA:mB=4:1,使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滑行,若它们受到的摩擦阻力相等,那么它们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A:tB=______;若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那么它们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A:tB=______.
正确答案
4:1
1:1
解析
解:若A、B所受的阻力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知
=
.
由v=at得:t=,知
=
.
若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知加速度相等,由t=
知所用时间相等,即:tA:tB=1:1.
故答案为:4:1,1:1.
2012年11月2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歼一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和 起飞.质量为m的舰载机,在静止的航空母舰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起飞,滑行t后可达到起飞 速度v1.当飞机在着舰速度为v2时,为了使飞机能尽快停下来而不滑出跑道,需要放下尾部的 挂钩,让挂钩钩住航空母舰上的拦阻绳.同时为了防止没有钩住拦阻绳而出现意外,舰载机着 舰后需要保持起飞时的推力.当舰载机的尾钩钩住拦阻绳后滑行x便能停下.假设起飞和着 舰时舰空母舰均处于静止状态,舰载机所受阻力除拦阻绳外,其余均忽略不计,舰载机在着舰 时挂钩立即钩住拦阻绳.则:
(1)为了保证舰载机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滑行甲板的长度至多长?加速度为多大?
(2)舰载机着舰时,对拦阻绳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舰载机起飞时做匀加速运动,它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公式
起飞时的加速度
(2)设舰载机着舰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运动公式
设起飞前舰载机所受的推力为F1,着舰时受到的推力为F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1,F2-F1=ma2
由以上各式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舰载机对阻拦绳的平均作用力为;
答:(1)为了保证舰载机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滑行甲板的长度至多长,加速度为
;
(2)舰载机着舰时,对拦阻绳的平均作用力为.
解析
解:(1)舰载机起飞时做匀加速运动,它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公式
起飞时的加速度
(2)设舰载机着舰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运动公式
设起飞前舰载机所受的推力为F1,着舰时受到的推力为F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1,F2-F1=ma2
由以上各式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舰载机对阻拦绳的平均作用力为;
答:(1)为了保证舰载机正常起飞,航空母舰滑行甲板的长度至多长,加速度为
;
(2)舰载机着舰时,对拦阻绳的平均作用力为.
竖直放置的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在该匀强电场中,用绝缘丝线悬挂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丝线跟竖直方向成θ=30°角时小球恰好平衡,且此时与右板的距离为b,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带电荷量是多少?
(2)若剪断丝线,小球碰到金属板需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解:(1)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丝线拉力三力平衡:Eq=mgtanθ
得:q=
(2)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的分量为:
ax==gtanθ
由运动学公式得:
axt2=b
则有:t==
答:(1)小球所带电荷为正,电荷量为.
(2)若剪断丝线,小球碰到金属板需要的时间为.
解析
解:(1)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丝线拉力三力平衡:Eq=mgtanθ
得:q=
(2)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的分量为:
ax==gtanθ
由运动学公式得:
axt2=b
则有:t==
答:(1)小球所带电荷为正,电荷量为.
(2)若剪断丝线,小球碰到金属板需要的时间为.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
F-μ(M+m)g=(M+m)a
解得:F=(M+m)g(μ+tanθ)
故选C
如图,一块木块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钉子贴着细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面向右以速度υ匀速移动,移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到图中虚线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为______,与水平方向夹角为______.
正确答案
60°
解析
解:橡皮沿与水平方向成300的斜面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由于橡皮沿与水平方向成300的斜面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位移一定等于橡皮向上的位移,故在竖直方向以相等的速度匀速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速度也是一定的,故合运动是匀速运动;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合速度大小v合=2vcos30°=,方向不变和水平方向成60°.
故答案为:υ,60°
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取g=10m/s2,求:
(1)1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1;
(2)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s;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1)从图(a)中可以读出,当t=1s时,f1=F1=4N
(2)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s==12m
(3)从图(b)中可以看出,在t=2s至t=4s的过程中,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F3=f=μmg
所以 m=kg=2kg
由F3=f=μmg解得:
μ=
答:(1)1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4N;
(2)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为12m;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解析
解:(1)从图(a)中可以读出,当t=1s时,f1=F1=4N
(2)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s==12m
(3)从图(b)中可以看出,在t=2s至t=4s的过程中,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F3=f=μmg
所以 m=kg=2kg
由F3=f=μmg解得:
μ=
答:(1)1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4N;
(2)物块在前6s内的位移大小为12m;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因漏气而下降,便采取措施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漏气后气球下降的加速度
(2)漏气后气球所剩浮力
(3)至少抛掉质量为多少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正确答案
解:(1)由x=v0t+at2得:a=
=1 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 解得 F=8100 N
(3)设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为△m时气球匀速下降,则有:F=(m-△m)g
解得:△m=90kg
即至少抛掉质量为90kg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答:(1)漏气后气球下降的加速度为1 m/s2;
(2)漏气后气球所剩浮力为8100N;
(3)至少抛掉质量为90kg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解析
解:(1)由x=v0t+at2得:a=
=1 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 解得 F=8100 N
(3)设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为△m时气球匀速下降,则有:F=(m-△m)g
解得:△m=90kg
即至少抛掉质量为90kg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答:(1)漏气后气球下降的加速度为1 m/s2;
(2)漏气后气球所剩浮力为8100N;
(3)至少抛掉质量为90kg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如图所示,物体受两个共点力F1、F2的作用,方向如图所示,F1=5N,F2=10N.则
(1)F1、F2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是多大;
(2)求F1和F2的合力,(sin37°=0.6,cos37°=0.8,≈1.4)
正确答案
解:(1)如图知F1在x和y轴分量分别为:
F1x=F1cos37°=5×0.8=4N
F1y=F1sin37°=5×0.6=3N
F2在x和y轴上的分量为:
F2x=F2cos45°=10×≈7N
F2y=F2sin45°=10×≈7N
(2)F1和F2的x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为:
Fx=F2x-F1x=7-4=3N,沿着+x方向;
F1和F2的y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为:
Fy=F2y+F1y=7+3=10N,沿着+y方向;
故合力为:
F=10.4N
答:(1)F1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是4N、3N;F2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是7N、7N;
(2)F1和F2的合力为10.4N.
解析
解:(1)如图知F1在x和y轴分量分别为:
F1x=F1cos37°=5×0.8=4N
F1y=F1sin37°=5×0.6=3N
F2在x和y轴上的分量为:
F2x=F2cos45°=10×≈7N
F2y=F2sin45°=10×≈7N
(2)F1和F2的x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为:
Fx=F2x-F1x=7-4=3N,沿着+x方向;
F1和F2的y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为:
Fy=F2y+F1y=7+3=10N,沿着+y方向;
故合力为:
F=10.4N
答:(1)F1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是4N、3N;F2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是7N、7N;
(2)F1和F2的合力为10.4N.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7°.现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1s后撤去,小球上滑至最高点距A点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sinθ-mgsinθ-μFN=ma1,
FN=Fcosθ-mgcosθ
代入数据解得a1=4m/s2
(2)F作用1s末的速度:v=a1t1=4×1m/s=4m/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F撤去后向上匀减速运动:mgsinθ+μmgcosθ=ma2,代入数据解得.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则x=x1+x2=2+1m=3m.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2)若F作用1s后撤去,小球上滑至最高点距A点的距离为3m.
解析
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sinθ-mgsinθ-μFN=ma1,
FN=Fcosθ-mgcosθ
代入数据解得a1=4m/s2
(2)F作用1s末的速度:v=a1t1=4×1m/s=4m/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F撤去后向上匀减速运动:mgsinθ+μmgcosθ=ma2,代入数据解得.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则x=x1+x2=2+1m=3m.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2)若F作用1s后撤去,小球上滑至最高点距A点的距离为3m.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