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长L=0.5 m、质量可忽略的杆,其下端固定于O点,上端连有质量m=2 kg的小球,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通过最高点时,如图11所示,求下列情况下杆受到的力(计算出大小,并说明是拉力还是压力,(g取10 m/s2):
(1)当v=1 m/s时,杆受到的力为多少,是什么力?
(2)当v=4 m/s时,杆受到的力为多少,是什么力?
正确答案
(1)5000N(2)4000N(3) m/s
试题分析:(1)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二力平衡,故F=G=50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5000N
(2)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F= 故
=40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4000N
(3)汽车只受重力G,所以重力提供向心力G=
=
m/s
点评:意当无法确定力的方向时,可以先假设到某一方向上,如果解出的结果为正值,说明力就在假设的方向上,如果解出的结果为负值,说明力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
如图,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正确答案
不能超过173.2N
【错解分析】错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由于重物静止,则有
TACsin30°=TBCsin60°
TACcos30°+TBCcos60°=G
将TAC=150N,TBC=100N代入式解得G=200N。
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学生错误地认为当TAC=150N时,TBC=100N,而没有认真分析力之间的关系。实际当TBC=100N时,TBC已经超过150N。
【正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
重物静止,加速度为零。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TACsin30°-TBCsin60°=" 0" ①
TACcos30°+TBCcos60°-G =" 0" ②
由式①可知当
时,
,AC将断
而当TAC=150N时,TBC=86.6<100N
将TAC=150N,TBC=86.6N代入式②解得G=173.32N。
所以重物的最大重力不能超过173.2N。
(10分)质量m=10kg物体放在倾角为37度的固定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求当物体受到平行斜面向上14N力的作用下由静止释放时,(sin370=0.6 cos370=0.8)
(1)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4秒内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正确答案
16N ; 24m 。
试题分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推力F,如图。重力垂直斜面的分量,所以滑动摩擦力为
。重力沿斜面的分量
,所以沿斜面的牛顿第二定律:
,即
,所以4秒内的位移为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结合受力分析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问题,其中关键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1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一绝缘的、边长为的正方形方框,方框内有大小可调、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方框左边界的中点有一小孔,恰能让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b(可视为质点)无阻碍的通过。初始时,小球b静止在小孔处。边界线MN的左侧有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区域,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左,MN的右侧与方框的左侧间的距离可忽略不计。现有另一质量为
、不带电的小球a以速度
正对b球运动。设所有的碰撞均无能量损失和电量的转移,不计一切摩擦,则:
(1)求小球a、b首次碰后的速度、
;
(2)调节方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使小球b与方框经过最少次数的碰撞后,从小孔离开。求小球a、b从开始相碰到再次相碰所用的时间;
(3)方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使小球b绕方框中心运动一周后离开磁场。
正确答案
(1),方向向左;
,方向向右(2)
(3)
或
试题分析:(1)a与b发生弹性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联立解得:,
,碰后a的速度方向向左,b的速度方向向右。
(2)当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时,与方框碰撞3次后从小孔离开。
由:,得:
小球b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小球b离开磁场后经时间追上小球a,则:
而
解得:
则a与b从开始相碰到再次相碰所用的时间为:
(3)当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满足时可离开磁场,此时有:
当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满足时可离开磁场,此时有:
(11分)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为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长为L=100m,桥高h=10m.可以认为桥的两端A、B与水平路面的连接处的平滑的.一辆质量m=1000kg的小汽车冲上立交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为 m/s.试计算:(g取10m/s2)
(1)汽车在桥顶处对桥面的压力的大小.
(2)若汽车到达桥顶时对桥面的压力为0,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正确答案
(1) F=9×103N (2)
试题分析:(1)小汽车通过桥顶时做圆周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mg,支持力F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3分)
设圆弧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
,
解得R=130m (3分)
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F=9×103N (2分)
(2)在最高点对车支持力为0, (3分
(14分)如右图所示,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车长L=2 m,车上左侧有一挡板,紧靠挡板处有一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开始时,小车与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0=5 m/s.某时刻小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a=4 m/s2.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小车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求:
(1)从刹车开始到小球离开小车所用的时间;
(2)小球离开小车后,又运动了t1=0.5 s落地.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多远?
正确答案
(1) t=1 s.(2)Δx=2.375 m.
(1)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小球继续做匀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小球离开小车,经判断知此时小车没有停止运动,则x球=v0t (2分)x车=v0t-at2(2分)
x球-x车 =L(2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t=1 s.(1分)
(2)经判断小球离开小车又经t1=0.5 s落地时,小车已经停止运动.设从刹车到小球落地,
小车和小球总位移分别为x1、x2,则: x1=(2分)
x2=v0(t+t1)(2分)
设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的距离为Δx,则: Δx=x2-(L+x1)(2分)
解得:Δx=2.375 m. (1分)
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小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小球保持原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由两物体的位移差为L可求得运动时间,小球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竖直高度求运动时间,由两物体水平方向的运动求得距离差值
点评:高中物理主要有两大问题,由受力判断运动或由运动求解受力问题,已知受力判断运动的步骤是先分析受力,再由受到的力判断运动过程,转化为运动学问题求解
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是20m/s。汽车的质量为2.0×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
(1)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是多大?
(3)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正确答案
5s
试题分析:(1)设汽车受到的阻力为,则由
得:
(2分)
(2)由牛顿第二守律得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
(2分)
3s未汽车的速度为: (1分)
(2分)
(3)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则由
得:
(2分)
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1分)
(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P点),轻放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抛出,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D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106º,轨道最低点为C,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0m。(g取10m/s2,
sin53º=0.8,cos53º=0.6)求:
(1)物块离开A点时水平初速度的大小;
(2)物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求PA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1)3m/s (2)43N (3)1.5m
试题分析:(1)(5分)物块由A到B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1分
1分
在B点速度方向为:
2分
则物体在A点的平抛速度为:
1分
(2)物块从B到C受到重力、支持力,由于重力做正功支持力不做功,有:
2分
1分
解得: 1分
在C点距圆周运动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有: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为:
1分
(3)(5分)因物块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小于传送带速度,故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1分
1分
PA间的距离 2分
(11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试求:
(1)拉力F的大小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2)求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1) (2)300J
试题分析:(1)设立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G、拉力F和摩擦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撤去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根据图像可得:
解得
(2)拉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位移据速度-时间图像在0-1s的面积大小为:
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8分)如图所示,一个绝缘光滑半圆环轨道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中,在环的上端,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
求: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球对环的压力为多大?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设圆环的半径为R、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
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到最低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3分)
在最低点做圆周运动则有: ( 3分)
解得: (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
小球在最低点球对环的压力为大小 ( 1分)
(16分) 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段水平且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体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沿轨道向左、右运动.B到d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3/4,重力加速度g,
求:(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
(2)分离后B的速度;
(3)分离后A在ab段滑行的距离.
正确答案
(1);(2)
;(3)
。
试题分析:(1) 由于在d点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3/4,
在d点对B受力分析,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而所以
。
(2) B物体由d→b的过程中,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
即,故分离后B的速度
。
(3) 分离的过程,A、B动量守恒,即,
又因为分离后A滑行过程中,摩擦力做负功,故由动能定理得
解之得。
光滑绝缘水平面AB上有C、D、E三点.CD长L1=10cm,DE长L2=2cm,EB长L3=9cm。另有一半径R=0.1m的光滑半圆形绝缘导轨PM与水平面相连并相切于P点,不计BP连接处能量损失。现将两个带电量为-4Q和+Q的物体(可视作点电荷)固定在C、D两点,如图所示。将另一带电量为+q,质量m=1´104kg的金属小球(也可视作点电荷)从E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进入P点时,将C、D两物体接地,则
(1)小球在水平面AB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对应的位置
(2)若小球过圆弧的最高点后恰能击中放在C处的物体,则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多少?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3)若不改变小球的质量而改变小球的电量q,发现小球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s与小球的电量q,符合下图的关系,则图中与竖直轴的相交的纵截距应为多大?
(4)你还能通过图像求出什么物理量,其大小为多少?
正确答案
(1)E点处 距E点8cm处 (2)1.05m/s N=1.0´10-4N (3)(0,-16R2)(4) UEB=450v
试题分析:(1)设在AB上距D点x cm处场强为0,有=
x=10cm,即距E点8cm处
带电小球最大加速度应在场强最大处即E点处
带电小球最大速度就是场强为零点即距E点8cm处。
(2)小球从最高点水平抛出能击中C点,设速度为v,有:
v=L=1.05m/s
设最高点压力为N,有:N+mg=m,
N=1.0´10-4N
(3)带电小球从E开始运动,设E、B电势差为UEB,经金属轨道从最高点下落,由
动能定理得:QuEB-2mgR=mv2/2=mqs2/8R
所以当q=0时,s2=-16R2,即坐标为(0,-16R2)
(4)通过图线的斜率可求出UEB
K=8RUEB/mg=0.36×106
UEB=450v
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物块质量为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求此水平力大小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对整体,受力如图(1)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
(2)
其中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3)
联立(1)、(2)、(3)式,解得
有一个固定竖直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为R,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半部分AEB是光滑的,左半部分BFA是粗糙的。现在最低点A给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沿轨道恰好能过最高点B,且又能沿BFA回到A点,回到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
(2)小球沿BFA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1)(2)
(3)mgR
试题分析:⑴对小球由AEB恰好通过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根据动能定理 :
解得:
⑵由于回到A点时对轨道压力为4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⑶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Wf =mgR
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福山核电站核泄露。日本自卫队16日出动美制CH-47D大型运输直升机提取海水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反应堆“泼水降温”。已知每架直升机每次从海中提取的水量为7.5吨,提水后,设直升机从悬停状态竖直向上匀加速,经过5秒钟直升机拖着水桶上升的速度达到4m/s。(取g=10m/s2)
(1)求此时直升机向上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直升机向上运动时绳索对水桶的拉力是多大
正确答案
(1)10m(2)
试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所以通过上式确定,即h=10m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知F=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本题较基础,在计算时注意方向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