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3kg和5kg,连接A、B的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5N,现用外力F拉A,使A和B竖直向上运动.为保证细绳不被拉断,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的最大值各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

 

正确答案

3m/s2    ;104N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20 kg的长木杆,用绳竖直吊起,质量为60kg的人以4m/s2 的加度沿此木杆滑下,求吊杆的绳子受到的拉力       . ( 重力速度g =10m/s2  ).

正确答案

560N

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杆给他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杆受力分析:受到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人对杆的竖直向下的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

可以求出:F=560N

试题点评:本题是考查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升降机匀速上升;

(2)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3)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正确答案

(1)600N  (2) 840N   (3) 300 N

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受力情况.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N-G=0

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FN=G=mg=60×10N=6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

(2)当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G=maFN=Gma=mga)=60×(10+4)N=840N,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840N,大于人的重力600 N,人处于超重状态.

(3)当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N=ma

N="300" N,体重计的示数为300 N,小于人本身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示,在水平地面上有A 、B 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3.0kg 和MB=2 .Okg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10 .在A 、B 之间有一原长L=15cm 、劲度系数k=500N/m 的轻质弹簧把它们连接,现分别用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 、F2 同时作用在A 、B 两个物体上,已知F1=20N ,F2=10N ,g 取10m/s2 .当运动达到稳定时,求: (1 )A 和B 共同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A 、B 之间的距离(A 和B 均视为质点).

正确答案

(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AB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F=F1-F2-f

滑动摩擦力f=μN=μG=μ(mA+mB)g

所以AB具有的共同加速度a=

=

m/s2

=1m/s2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

(2)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

由受力图可知:

F1-F-fA=mAa

所以弹簧弹力F=F1-fA-mAa

又因为滑动摩擦力fA=μNA=μmAg

所以弹簧弹力F=20-0.1×3×10-3×1N=14N

又因为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

所以弹簧的伸长量△x=

=

m=2.8cm

又因为弹簧原长L=15cm,所以AB间的距离x=L+△x=17.8cm

答:(1)A和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方向和F1的方向相同..

(2)A、B之间的距离(A和B均视为质点)为17.8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足够长的斜面上分别固定着两个物体A.B,相距L=0.2m,它们的质量mA=mB=1kg,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在t=0时刻同时撤去固定两物体的外力后,A物体将沿斜面向下运动,并与B物体发生连续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忽略不计),每次碰后两物体交换速度.g取10m/s2.求:

(1)A与B第一次碰后瞬时B的速率?

(2)从A开始运动到两物体第二次相碰经历多长时间?

(3)至第n次碰撞时A、B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1)A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mAgsinθ-μAmAgcosθ=mAaA

∴aA=gsinθ-μAmAgcosθ

aA=gsin300-gcos300=2.5m/s2     

B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mBgsinθ-μBmBgcosθ=mBaB

∴aB=gsinθ-μBmBgcosθ

aB=gsin300-gcos300=0

综上分析可知,撤去固定A、B的外力后,物体B恰好静止于斜面上,物体A将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得A与B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vA1===1m/s

由于AB碰撞后交换速度,故AB第一次碰后瞬时,B的速率v'B1=vA1=1m/s

(2)从AB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用时t1===0.4s

两物体相碰后,A物体的速度变为零,以后再做匀加速运动,而B物体将以vB2=v'B1=1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再经t2时间相碰,则有v′B1t2=a

解之可得t2=0.8s                     

故从A开始运动到两物体第二次相碰,共经历时间t=t1+t2=0.4+0.8=1.2s  

(3)从第2次碰撞开始,每次A物体运动到与B物体碰撞时,速度增加量均为△v=at2=2.5×0.8m/s=2m/s,由于碰后速度交换,因而碰后B物体的速度为:

第一次碰后:vB1=1m/s

第二次碰后:vB2=2m/s

第三次碰后:vB3=3m/s

第n次碰后:vBn=nm/s

每段时间内,B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第n次碰前所运动的距离为

sB=[1+2+3+…+(n-1)]×t2=m   (n=1,2,3,…,n-1)

A物体比B物体多运动L长度,则

sA=L+sB=[0.2+]m    

答:(1)A与B第一次碰后瞬时B的速率为1m/s.

(2)从A开始运动到两物体第二次相碰经历了1.2s.

(3)至第n次碰撞时A、B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分别是[0.2+]m、m,(n=1,2,3,…,n-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在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危险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刹车时该汽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车重的0.5倍,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该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一共用了多长的时间?

(3)该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一共滑行了多少米的距离?

正确答案

(1)5m/s2   方向向后    (2)6s(3) 90m

(1)μmg=ma

a =μg=0.2×10=5m/s2   方向向后

(2)该汽车的刹车时间为:t="(" vt-v0) /a

=6s

(3)s =v0t+at

=9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正确答案

(1)v/t    (2)v/gt    (3)2.5vt

(1)工件的加速度 a=v/t

(2)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ma

所以动摩擦因数µ=

(3)工件加速距离   

工件匀速距离

所以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滑环分别套在间距为1m的光滑细杆上,A和B的质量分别为1kg、3kg,用一自然长度为1m的轻弹簧将两环相连,在A环上作用一沿杆方向的、大小为20N的拉力F,当两环都沿杆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时,弹簧与杆夹角为53°(cos53°=0.6).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多少?

(2)若突然撤去拉力F,在撤去拉力F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

正确答案

(1)对AB整体分析有得:F=(mA+mB)a

对B受力分析有:k△L•cos53°=mBa

又因:△L=-d

联立上三式代入数据得:k=100N/m

(2)撤去F瞬间对A分析,弹簧弹力不变,故:k△L•cos53°=mAa'

得:a'=15m/s2

方向水平向左.

答:(1)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100N/m.

(2)撤去拉力F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15m/s2,方向水平向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平路面上质量是60kg的手推车,在受到120N的水平推力时做加速度大小为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小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2)若撤去推力,车的加速度多大?

正确答案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代入数据,得f=30N 

动摩擦因数μ===0.05

(2)撤去推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a′=0.5m/s2

答:(1)小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05.

(2)若撤去推力,车的加速度为0.5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重为10N的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出发向上运动,F作用1.2s后撤去,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为2.25m的B点.(g=10m/s2

正确答案

在力F作用时有:

(F-mg)sin30°-m(F-mg)cos30°=ma1      

a1=2.5 m/s2

刚撤去F时,小球的速度v1=a1t1=3m/s   

小球的位移s1 =t1=1.8m  

撤去力F后,小球上滑时有:

mgsin30°+μmgcos30°=ma2  

a2=7.5 m/s2

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2==0.4s  上滑位移s2=t2=0.6m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m=s1+s2=2.4m      

撤除F到B点位移△s=sB-s1

设时间为t

△S=vt-a2t2

解得t=0.2s或t=0.6s(舍去)因为小球上升到最高点返回时的加速度不再等于a2

小球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的位移x==0.6m  减速到零的时间t″==s=0.4s

返回到B点的位移x′=0.6-0.45m=0.15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0°-μmgcos30°=ma3

解得a3=2.5m/s2

根据x′=a3t′2,解得t′=s

则t=t′+t″=0.4+s=0.75s

答: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0.2s或0.75s经过距A点上方为2.25m的B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质量为m的木块、在大小为T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若在木块上再加一个与水平拉力T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推力,而不改变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则此推力与水平拉力T的夹角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如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

T-f=ma      ①

f=μN=μmg       ②

由①和②得:μ=

(2)如图,当有推力作用时,令推力与T成θ角,则此时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

由有:

水平方向:T+Fcosθ-f=ma          ③

竖直方向:N-mg-Fsinθ=0          ④

摩擦力大小为:f=μN              ⑤

由④⑤⑥和μ=可得:

tanθ==

∴θ=arctan

故答案为:,arcta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kg的木箱,箱子恰能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0.

(1)试求出推力F的大小;

(2)若在此后某一时刻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F的方向瞬间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如图(b)所示,则此后经过2s箱子运动多远距离?

正确答案

(1)因为木箱做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力平衡,则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1=Fcosθ

   竖直方向:N1=Fsinθ+mg

又由摩擦力公式f1=μN1

联立以上三式得 F=200N

(2)当F改变方向后,木箱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4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θ-f2=ma

竖直方向处于平衡:N2+Fsinθ=mg

摩擦力公式:f2=μFN2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6m/s2

由x=v0t+at2=(4×2+×6×22)m=20m

答:

(1)推力F的大小是200N;

(2)此后经过2s箱子运动20m的距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条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其电阻不计,间距为L,导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ab、cd为垂直放置在导轨上的两根相同的金属棒,它们的电阻都为R、质量都为m,abdca构成闭合回路,cd棒用能承受最大拉力为FT的水平细线拉住,ab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求:(1)经多长时间细线将被拉断;

(2)细线被拉断前,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3)从ab棒开始运动到cd棒刚要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流过cd棒的电荷量.

正确答案

(1)设经t时间细线将被拉断,此时棒ab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BLat,

  回路中感应电流为I=

  cd棒所受的安培力为 F=BIL=t=FT

解得 t=

(2)细线被拉断前,对ab棒,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BIL=ma,所以F=t+ma

(3)从ab棒开始运动到cd棒刚要开始运动的过程中,由=,I=,q=△t得

 q==

将t=代入得 q=

答:

(1)经时间细线将被拉断;

(2)细线被拉断前,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F=t+ma;

(3)从ab棒开始运动到cd棒刚要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流过cd棒的电荷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水平向右、大小为0.4N的拉力可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当用2.0N的水平向左拉力拉着这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2s内物体位移是1.6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物体质量为______kg.

正确答案

设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

由题意知:当用水平向右、大小为0.4N的拉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由平衡条件得f=0.4N

当用2.0N的水平向左拉力拉着这个物体时,由x=at2

  加速度为a===0.8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得m==kg=2kg

故答案为:0.8,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特战队某项训练的情景.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绳子竖直下垂.队员身上固定一个调节器,绳子穿在调节器上,操纵调节器可以使它与绳子的摩擦力在300N到900N之间变化.质量m=60kg的队员,在沿竖直绳无初速度下滑的过程中,不计手与绳间的摩擦,忽略空气阻力,当重心下移s=30m时刚好落地且速度为零,共用时间t=6s.该队员先以最大加速度做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该队员在减速阶段应把调节器与绳之间的摩擦力调到多大?(g取10m/s2

正确答案

由题意,该队员先以最大加速度做加速直线运动,则该队员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300N.

设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该队员的最大速度为v.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1=ma1

代入解得,a1=5m/s2

对全过程研究有:s=t,得 v==10m/s,

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t1==2s,则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2=t-t1=4s,加速度大小为  a2==2.5m/s2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解得,f2=750N

答:该队员在减速阶段应把调节器与绳之间的摩擦力调到750N.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