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u=3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多大?

(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正确答案

(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由u=ωr,得ω==15rad/s. 

(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m

解得v0==4m/s   

在圆弧轨道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

解得物块所受支持力  F=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60N,方向竖直向下. 

(3)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解得  a=μg=1m/s2

物块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s0==8m>L=6m 

可见,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 

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μmgL=12J.

答:

(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15rad/s.

(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60N;

(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2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2N的水平拉力,产生1.5m/s2的加速度.若水平拉力增至4N,则物体将获得多大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f=ma1

代入数据得,f=0.5N.

则拉力为4N时的加速度a2==m/s2=3.5m/s2

故物体的加速度为3.5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粗糙的圆弧轨道,其半径R=0.4m,轨道的最低点距地面高度h=0.8m.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以一定的水平速度离开轨道,落地点距轨道最低点的水平距离x=0.8m.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求:

(1)小滑块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

(1)小滑块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初速度为v,则

x=vt

h=gt2

解得:v=2.0m/s

(2)小滑块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受重力和轨道对它的弹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mg=m

解得:N=2.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N'=N=2.0N

(3)在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mgR+Wf=mv2-0

Wf=-0.2J

所以小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2J.     

答:(1)小滑块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N;

(3)小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0.2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升降机中的水平底板上放一质量为60kg的物体,如图所示为升降机下降过程中的υ-t图象,试通过计算回答.(g取10m/s2

物体在0-5s、5-15s、15-25s内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物体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各是多大?

正确答案

运动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速度为零的向下匀加速运动,由图象得a1=m/s2=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1=ma1F1=m(g-a1)=60×(10-2)N=480N

第二阶段,匀速向下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0,

即 F2=mg=600N

第三阶段,向下匀减速运动,由15~25s间的速度图象可知a3=m/s2=-1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3=ma3,F3=m(g-a3)=60×[10-(-1)]N=660N        

答:物体在0-5s、5-15s、15-25s内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2m/s2,0,-1m/s2.物体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各是480N,600N,660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M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放一铁块.试问:(取g=10m/s2

(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在木板上即将放上第五块铁块时木板的速度大小(所有铁块均在木板上).

正确答案

(1)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FN=Mg,

水平方向:Ff=F,

滑动摩擦力Ff=μFN

解得:μ=0.5;

(2)设即将放第五块铁块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可得:

F×4L-μ(M+m)gL-μ(M+2m)gL-μ(M+3m)gL-μ(M+4m)gL=Mv2-Mv02

解得:v=m/s.

答:(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

(2)在木板上即将放上第五块铁块时木板的速度大小为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1.0m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C为轨道最低点,D为轨道最高点.一个质量m=0.5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4.0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

(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FC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FD.若不能到达,试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小球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说明小球的末速度应该沿着B点切线方向,

将平抛末速度进行分解,根据几何关系得:

B点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量:vy=v0tan60°=4m/s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h===2.4m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m+mg(h+R-Rcosθ)

得vC2=74m2/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mg=

解得F'C=4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42N,方向竖直向下.                         

(3)设小球能到达D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m+mg(h-R-Rcosθ)

解得vD=,即小球能到达D点.                               

根据牛顿定律,有F′D+mg=

代入数据,解得小球受到的压力F'D=1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FD=F'D=12N,方向竖直向上.     

答:(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是2.4m.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是42N,方向竖直向下.

(3)小球能到达D点,对D点的压力是12N,方向竖直向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Nd、Ke,其电阻不计,导轨上有一根金属棒bc,长L=0.5m,质量m=0.1kg,与导轨接触良好,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bc的电阻R=0.2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导轨的右端接有电阻R0=0.3Ω,导轨左端足够长.

(1)给棒bc外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其从静止开始向左作加速度为a=4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到5s末时,这个拉力为多大?

(2)若把拉力刚作用于静止的bc棒的时刻取为计时的0时刻,拉力大小变化规律为F=(2.5×10-2t+0.5)N,式中t的单位是秒,拉力的方向水平向左,经过一段时间,力F对bc棒做功54J,试论证在这段时间内电阻R0上的发热量小于32.4J.

(3)在第(2)问的条件下,bc棒的加速度只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中一种.请你判断哪种情况是正确的,并按相应要求作答:(不要求写出作判断的推理过程)

(Ⅰ)bc的加速度恒定(请求出这个加速度的大小)

(Ⅱ)bc的加速度变化(请定性地指出这个加速度的增减情况)

正确答案

(1)v=at=20m/s       

F-F=ma         

则F-=ma        

代入数据解得F=0.5N.                

(2)证明:根据动能定理

WF-Q=△EK

因为Q总=I2(R0+R)t    QR0=I2R0t

解得Q总=QR0

则54-QR0=△EK>0

QR0<32.4J.

(3)(Ⅰ)正确      

v=at 

F-F=ma     

则F=+ma

F=0.005at+0.1a

F=2.5×10-2t+0.5     则0.1a=0.5

解得a=5m/s2

答:(1)拉力为0.5N.

(2)证明如上.

(3)(Ⅰ)正确,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边防哨所附近的冰山上,突然发生了一次“滑坡”事件,一块质量m=840kg的冰块滑下山坡后,直对着水平地面上正前方的精密仪器室(图(a)中的CDEF)冲去.值勤的战士目测现场情况判断,冰块要经过的路线分前、后两段,分界线为AB.已知前一段路面与冰块的动摩檫因数μ=,后一段路面与冰块的动摩檫因数很小可忽略不计.为防止仪器受损,值勤战士在前一段中,迅即逆着与冰块滑来的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下用F=875N的力阻挡冰块滑行,如图(b)所示.设冰块的初速度为v0=6.00m/s,在前一段路沿直线滑过4.00m后,到达两段路面的分界线.冰块进入后一段路面后,值勤战士再沿垂直v0的方向(y轴正方向),用相同大小的力侧推冰块.(取g=10m/s2;以分界线为y轴,冰块的运动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

(1)冰块滑到分界线时的速度大小v1

(2)若仪器室D点坐标为(10.0m,5.00m);C点坐标为(10.0m,-5.00m),则此冰块能否碰到仪器室?试通过计算说明.

正确答案

(1)将F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分解.

冰块受的支持力FN=mg+Fsin37°,

摩檫力Ff=μFN

在前一阶段,对冰块由动能定理得-(Fcos37°+Ff)x1=mv12-m v02

联立以上各式,并将x1=4.00m等数据代入,解出v1=1.00m/s    

(2)冰块做类平抛运动,沿x轴方向

x2=v1t=10.0m     

沿y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a=,y=at2

联立解得y=52.1m>5m,故冰块碰不到仪器室.    

答:(1)冰块滑到分界线时的速度大小为1m/s;

(2)此冰块不能碰到仪器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假设所受到的阻力恒定,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牵引力成正比

B.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C.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行驶速度,可减少牵引功率

D.若汽车匀加速启动,则匀加速的末速度可达到vm

(2)据报导,某国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电磁轨道炮,其原理如图所示.炮弹(可视为长方形导体)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轨之间,并与轨道壁紧密接触.开始时炮弹静止在轨道的左端,通以电流后炮弹会被磁力加速,最后从导轨的右端出口处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L0=0.10m,导轨的长度L=5.0m,炮弹的质量m=0.30kg.若导轨中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炮弹在轨道内运动时,导轨间各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已测得炮弹的出口速度为v=2.0×103 m/s,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则通过导轨的电流I=______,炮弹的加速度a=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则a与F不成正比.故A错误.

B、以恒定功率启动,速度增加,根据P=Fv知,牵引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减小,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当汽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则F=f.P=Fvm,速度减小,F不变,则P减小,即减小牵引功率.故C正确.

D、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功率达到额定功率,速度继续增大,功率不变,则牵引力减小,又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加速的末速度不可能达到最大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2)在导轨通有电流I时,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

F=ILB                                      ①

设炮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有因而

F=ma                                       ②

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v2=2aL     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题给数据得:I=6.0×105A

                        a=4.0×105m/s2

故通过导轨的电流I=6.0×105A.a=4.0×105m/s2 

故答案为:(1)C                                                

(2)6.0×105A;4.0×105m/s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口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lkg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0-8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2)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3)0-8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正确答案

(1)从图b中求出物体位移s=3×2+4×2=14m ①

(2)由图象知,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的加速度α=lm/s2  ②

对此过程中物体分析得,μmgcosθ一mgsinθ=ma  ③,

解得μ=0.875 ④

(3)物体被送上的高度h=ssinθ=8.4m,重力势能增量△Ep=mgh=84J⑤

动能增量△E k=m-m=6J  ⑥

机械能增加△E=△Ep+△E k=90J   ⑦

0-8s内只有前6s发生相对滑动.

0-6s内传送带运动距离.s=4x6m=24m  ⑧

0-6s内物体位移s=6m ⑨

产生的热量Q=μmg cosθ•s相对=126J ⑩‘

答:

(1)0-8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是14m;

(2)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是0.875;

(3)0-8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是126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练习使用挂钩从高空沿滑杆由静止滑下,滑杆由AO、OB两段直杆通过光滑转轴连接地O处,可将消防员和挂钩均理想化为质点,且通过O点的瞬间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已知AO长L1=5m,OB长L2=10m,两面竖直墙MN的间距d=11m.滑杆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可自由转动.B端用铰链固定在另一侧墙上.为了安全,消防员到达对面墙的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m/s,挂钩与两段滑杆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8.(sin37°=0.6,cos37°=0.8)

(1)若测得消防员下滑时,OB段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始终为37°,求消防员在两滑杆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若B端在竖直墙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求滑杆端点A、B间的最大竖直距离.

正确答案

(1)设杆OA、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β,由几何关系:d=L1cosα+L2cosβ

得出AO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α=5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

f=μN   N=μmgcosθ

在AO段运动的加速度:a1=gsin53°-μgcos53°=3.2 m/s2,方向沿AO杆向下.

在OB段运动的加速度:a2=gsin37°-μgcos37°=-0.4 m/s2,方向沿BO杆向上.

(2)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L1cosα-μmgL2cosβ=mv2-0

其中d=L1cosα+L2cosβ,v≤6 m/s

所以:h=+μd≤10.6m

又因为若两杆伸直,AB间的竖直高度为h′==≈10.2m<10.6m

所以AB最大竖直距离应为10.2m.

答:(1)在AO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2 m/s2,方向沿AO杆向下.在OB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2,方向沿BO杆向上.

(2)AB最大竖直距离应为10.2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有人说它不会飞是因为翅膀退化了,如果鸵鸟长了一副与身体大小成比例的翅膀,它是否就能飞起来呢?这是一个使人极感兴趣的问题,试阅读下列材料并填写其中的空白处。

鸟飞翔的必要条件是空气的上举力F至少与体重G=mg平衡,鸟扇动翅膀获得的上举力可表示为,式中S为鸟翅膀的面积,v为鸟飞行的速度,c是恒量,鸟类能飞起的条件是,即_________,取等号时的速率为临界速率。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几何相似性假设。设鸟的几何线度为,质量体积,于是起飞的临界速率。燕子的滑翔速率最小大约为20 km/h,而鸵鸟的体长大约是燕子的25倍,从而跑动起飞的临界速率为________km/h,而实际上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只有40km/h,可见,鸵鸟是飞不起来的,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看到,像麻雀这样的小鸟,只需从枝头跳到空中,用翅膀拍打一两下,就可以飞起来。而像天鹅这样大的飞禽,则首先要沿着地面或水面奔跑一段才能起飞,这是因为小鸟的_______,而天鹅的______。

正确答案

鸵鸟起飞的临界速率约为100km/h,而实际上鸵鸟的速率约为40km/h,可见鸵鸟是飞不起来的。

根据题意,鸟类飞起的必要条件是

即满足

燕子的最小滑翔速率约为20 km/h,而鸵鸟的体长大约是燕子的25倍。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4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在4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的距离时,速度为16m/s,求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正确答案

由运动学关系得:a==m/s2=8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

得f=F-ma=(400-40×8)N=80 N.

答:物体受到的阻力为80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种体验强烈失重、超重感觉的娱乐设施中,用电梯把乘有十多人的充分座舱,送到76m高的地方,让座舱自由落下,当落到离地面28m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若某人手中托着质量为5kg的铅球进行这个游戏,g取10m/s2,问:

(1)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40m的位置时,铅球对手的作用力多大?

(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15m的位置时,手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把铅球托住?

正确答案

(1)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40m的位置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故球对手的压力为零

(2)座舱自由落体过程,有

v2=2g(H-h)     ①

座舱匀减速运动到地面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v2=2ah           ②

由①②解得

a=m/s2

当座舱落到离地面高度为15m的位置时,铅球处于超重状态,有

F-mg=ma

解得

F=m(g+a)=5×(10+)≈135.7N

即手要用135.7N的力才能把铅球托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令世人关注的“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在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的精心努力下,于2005年10月17日,按预定计划完成了各项科学考察和实验后,安全降落在内蒙古的中部草原.飞船在返回时,先要进行姿态调整,使与留轨舱分离的返回舱以近8k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当返回舱距地面30km时,返回舱上的回收发动机启动,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等动作.当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20km以下的高度后,速度减为200m/s而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返回舱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ρv2 s/2,式中ρ为大气的密度,v是返回舱的运动速度,s是与形状特征有关的阻力面积.当返回舱距地面高度为10km时,打开面积为1200m2的降落伞,直到速度达到8.0m/s后开始匀速下落.为了实现软着陆(即返回舱着陆时的速度为零),当返回舱离地面1.2m时反冲发动机点火,使返回舱落地时的速度减为零,返回舱此时的质量为2.7×103kg,取g=10m/s2

(1)请用相应的字母表达出返回舱在速度为200m/s时的质量.

(2)请分析从打开降落伞后到反冲发动机点火前,返回舱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3)试求反冲发动机的平均反推力大小以及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所作的功(忽略反冲发动机工作时返回舱的质量损失).

正确答案

(1)当回收舱在速度为200m/s时,受到重力和阻力平衡而匀速下落,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0,根据已知条件得

   mg=f

又由题意,f=ρv2 s

联立解得,m=

(2)在打开降落伞后,返回舱的加速度先突然增大到某一值而后逐渐减小,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的速度不断减少,直到速度减小到8m/s后匀速下落.

(3)反冲发动机工作后,使回收舱的速度由8m/s减小为0,回收舱受重力和反冲力F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运动位移为h=1.2m,根据动能定理

  (mg-h)h=0-mv2

解得 F=9.9×104N

故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做的功W=Fh=1.2×105J

答:

(1)返回舱在速度为200m/s时的质量为

(2)从打开降落伞后到反冲发动机点火前,返回舱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为:在打开降落伞后,返回舱的加速度先突然增大到某一值而后逐渐减小,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的速度不断减少,直到速度减小到8m/s后匀速下落.

(3)反冲发动机的平均反推力大小为9.9×104N,反冲发动机对返回舱所作的功为1.2×105J.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