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运动定律
- 共29769题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且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一个大小6N的水平力推物体使其沿水平面匀加速运动,最初2m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1m/s,g=10m/s2.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的质量.
正确答案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
解得:v=2m/s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ax=v2
解得:a==1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解得:m==
kg=2kg
答:(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2)物体的质量为2kg.
如图所示,气缸质量是M,活塞质量是m,不计缸内气体的质量,气缸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用一水平外力F拉动活塞时,活塞和气缸能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加速,求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有多大?(活塞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不计一切摩擦)
正确答案
以活塞和气缸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为:a=
以气缸为研究对象,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PS-P0S=Ma
缸内气体的压强P=P0+a
由(1)式和(2)联立可得:P=P0-
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
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在0-4s内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4-10s内撤去F仅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其v-t图象如图示,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在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3)在0-10s内物体的位移.
正确答案
(1)设物体在4~10s内的加速度为a由图象得:a==
=-2m/s2
设摩擦力大小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3×2=6N
(2)设0~4s内物体加速度为a′,则a′==
=3m/s2
设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
解得:F=6+3×3=15N
(3)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所以0-10s内物体的位移x=S=×10×12=60m
答:(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m/s2.
(2)在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为15N.
(3)在0-10s内物体的位移为60m.
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2m/s2,顺时针运转,此时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两传动轮M、N之间的距离为L=10m.求传送带将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正确答案
木块开始在传送带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
a1=μg=4m/s2因为a1>a0,所以木块先以加速度a1加速,达到与传送带同速时,再以a0加速到最右端,
设经过时间t木块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
v=v0+a0t
v=a1t
解得:v=4m/s,t=1s
所以,木块在第一阶段的位移
x1=a1t12=2m
即第二段的位移
x2=L-x1=8m
x2=vt2+a0t22解得:t2=1.46s
则物块由M传到N所用的总时间为:
t=t1+t2=2.46s
答:传送带将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所用的时间为2.46s.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静止下滑,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125,A到斜面底端B的长度x=2.5m.A通过一段很小的平滑曲面(速度大小不变)到达光滑的平台,平台距地面高度H=5m.与平台等高的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l=6m,两皮带轮直径均为D=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v1;
(2)若传送带静止,求物块滑到C端后作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0;
(3)当皮带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物体作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s;若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ω重复上述过程,便可得到一组相对应的(ω,s)值(设皮带轮顺时针转动时ω>0,逆时针转动时ω<0),试在图2中画出s-ω的关系图象.
正确答案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加速度为a1,由牛顿运动定律有mgsinθ-μ1mgcosθ=ma1
解得a1=5m/s2
下滑过程由v12=2a1x得
v1=5m/s;
(2)在传送带上有牛顿第二定律-μ2mg=ma2
解得a2=-μ2g=-2m/s2
滑行的过程v2=2ax得平抛初速度v2=1m/s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S0=v2t,
竖直方向H=gt2
联立解得S0=1m;
(3)当皮带轮顺时针转动时:
①皮带的速度不大于1m/s时,即0≤ω≤=5rad/s时,物体物体在上面一直做减速运动,
则对应的s=1m
②当皮带的速度大于1m/s,小于等于5m/s时,即5rad/s<ω≤25rad/s时,物体先减速再匀速,
则在C端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平抛的水平距离为s=vt=ωR=0.2ω
③当皮带的速度大于5m/s时,小于7m/s时,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即25rad/s<ω<35rad/s,最好的速度与皮带共速,则平抛的水平距离为s=vt=ωR=0.2ω
④当皮带的速度大于等于7m/s时,即35rad/s≤ω,则物体一直加速,最后的速度为7m/s,则平抛的水平距离为s=7m
当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受力情况与皮带不动是相同的,所以物体的s=1m
综上所述,物体s-ω的关系图象如图
答:1)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v1为5m/s;
(2)若传送带静止,求物块滑到C端后作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0为1m;
(3)图象如上图
在一次抗洪抢险活动中,解放军某部利用直升机抢救一重要落水物体.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电动机通过悬绳将物体从离飞机90m处的洪水中吊到机舱里.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kg,吊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0N,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2kW.为尽快把物体安全救起,操作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吊绳以最大的拉力工作一段时间,而后电动机又以最大功率工作,当物体到达机舱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求:
(1)落水物体刚到达机舱时的速度;
(2)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正确答案
(1)第一阶段以最大拉力拉着物体匀加速上升,当电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时,功率保持不变,物体变加速上升,速度增大,拉力减小,当拉力与重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有:Pm=mgvm
代入数据解得vm==
m/s=15m/s
此速度也是物体到达机舱的速度.
故落水物体刚到达机舱时的速度为15m/s.
(2)对于第一段匀加速,加速度设为a,末速设为v1,上升高度h1,则有:
Fm-mg=ma
Pm=Fmv1
v1=a1t1h1=t1
代入数据解得:v1=10m/s,t1=2s,h1=10m
第二段,以最大功率上升,由动能定理得:Pmt2-mg(h-h1)=m
-
m
解得t2=5.75s
所以吊起落水物体所用总时间为t=t1+t2=7.75s
故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7.75s.
A、B两个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mA=mB=1kg,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木块A由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竖直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取g=10m/s2,求:
(1)使木块A竖直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是多少?
(2)若木块A竖直和上作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了1.28J,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木块做的功是多少?
正确答案
(1)F-mAg+FBA=mAa,所以当FBA=0时,F最大,即
Fm=mAg+mAa=12 N
(2)初始位置弹簧的压缩量x1==0.20m
A、B分离时,FBA=0,以B为研究对象可得:
FN-mBg=mBa,
FN=12N
此时x2==0.12m
A、B上升的高度:△x=x1-x2=0.08 m
A、B的速度v==
m/s
以A、B作为一个整体,由动能定理得
wF+wN-(mA+mB)g△x=(mA+mB)v2
解得:wF=0.64J.
答:(1)使木块A竖直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是12 N.
(2)若木块A竖直和上作匀加速运动,直到A、B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了1.28J,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木块做的功是0.64J.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B、C放在倾角为θ=30°、长为L=2m的固定斜面上,三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与B紧靠在一起,C紧靠在固定挡板上,其中A为不带电的绝缘体,B、C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B=+4.0×10-5C、qC=+2.0×10-5C且保持不变,A、B的质量分别为mA=0.80kg、mB=0.64kg.开始时三个物块均能保持静止状态,且此时A、B两物体与斜面间恰无摩擦力作用.如果选定两点电荷在相距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零,则相距为r时,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可表示为EP=k
.为使A在斜面上始终做加速度为a=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给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已知经过时间t0后,力F的大小不再发生变化.当A运动到斜面顶端时,撤去外力F.(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求:
(1)未施加力F时物块B、C间的距离;
(2)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
(3)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
(4)在A由静止开始到运动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力F对A做的总功.
正确答案
(1)未施加力F时,A、B、C处于静止状态时,设B、C间距离为L1,则 C对B的库仑斥力:
F0=
以A、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F0=(mA+mB)gsin30°
联立解得:L1=1.0m
(2)给A施加力F后,A、B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对B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A、B之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0,B、C间距离设为L2,A、B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力F变为恒力.则t0时刻C对B的库仑斥力为:F1=k…①
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Bgsin30°-μmBgcos30°=mBa…②
联立①②解得:L2=1.2m
则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L=L2-L1=0.2m
(3)设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为W0,由功能关系有:
W0=k-k
代入数据解得:W0=1.2J…③
(4)设在t0时间内,末速度为v1,力F对A物块做的功为W1,由动能定理有:
W1+W0+WG+Wf=(mA+mB)
…④
而 WG=-(mA+mB)g•△Lsin30°…⑤
Wf=-μ(mA+mB)g•△Lcos30°…⑥
又A做匀加速运动,则有:=2a△L…⑦
由③~⑦式解得:E1=1.05J
经过时间t0后,A、B分离,力F变为恒力,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gsin30°-μmAgcos30°=mAa…⑧
力F对A物块做的功:W2=F(L-L2)…⑨
由⑧⑨式代入数据得:W2=5J
则力F对A物块做的功:W=W1+W2=6.05J
答:
(1)未施加力F时物块B、C间的距离为1m:
(2)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是0.2m;
(3)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是1.2J;
(4)力F对A物块做的总功为6.05J.
(附加题,本题不计入总分,仅供同学们思考)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足够长木板C静
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物体A、B放在C的左端,A、B间相距s0,现同时对A、B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而使之分别获得初速度v0和2v0,若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和2μ,则
(1)最终A、B、C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求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
(3)A与B最终相距多远?
(4)整个过程中A、B与木板C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多大?
正确答案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0=(m+m+3m)v
解得v=0.6v0
(2)设经过t时间,A与C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AC,此时B的速度为vB,由动量守恒得
mv0+2mv0=(m+3m)vAC+mvB
根据动量定理得
对A:-μmgt=m(vAC-v0)
对C:(μmg+2μmg)t=3mvAC
联立以上三式
vAC=0.5v0,vB=v0
(3)AC相对静止前,AB做匀减速运动,C做匀加速运动,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
aA==μg
aB==2μg
aC==μg
AC相对静止后,AC做匀加速运动,B做匀减速运动,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
aA′=aC′==0.5μg
aB′=aB=2μg
最终三个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到三个物体都相对静止,A、B相对于地的位移分别为
sA=+
=0.485
sB==0.91
所以A与B最终相距△s=s0+sB-sA=s0+0.425
(4)设整个运动过程中AC相对于滑行的距离为s,则B相对于C滑行的距离为s+△s-s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μmgs+2μmg(s+△s-s0)=m
+
m(2v0)2-
(m+m+3m)v2
解得s=s0+0.425
整个过程中A、B与木板C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分别为
QA=μmgs
QB=2μmg(s+△s-s0)
代入解得
=
答:
(1)最终A、B、C的共同速度为0.6v0.
(2)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为0.5v0.
(3)A与B最终相距得s0+0.425
(4)整个过程中A、B与木板C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之比为5:27.
如图所示,光滑的U型金属导轨PQMN水平地固定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的宽度为L,其长度足够长,QM之间接有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部分电阻不计.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ab,恰能放在导轨之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当给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棒就沿轨道以初速度v0开始向右滑行.求:
(1)开始运动时,棒中的瞬间电流i和棒两端的瞬间电压u分别为多大?
(2)当棒的速度由v0减小到v0的过程中,棒中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棒向右滑行的位移x有多大?
正确答案
(1)开始运动时,棒中的感应电动势:
e=Lv0B
棒中的瞬时电流:i==
棒两端的瞬时电压:u=e=
Lv0B
(2)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知,全电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总=mv02-
m(
v0)2=
mv02
∴棒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Q总=
mv02
令:△t表示棒在减速滑行时某个无限短的时间间隔,则在这一瞬时,结合安培力
和瞬时加速度的极限思想,应用牛二律有:
iLB=m
结合电磁感应定律和瞬时速度的极限思想,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有:
i•2R=LBv=LB
所以:mLB△v=LB•2R△x,即:△x∝△v
所以对于全过程,上述正比例关系仍成立
所以对于全过程(△v=v0),得:
△x=x=v0
答:(1)开始运动时,棒中的瞬间电流i=和棒两端的瞬间电压u=
Lv0B;
(2)当棒的速度由v0减小到v0的过程中,棒中产生的焦耳热Q=
mv02;棒向右滑行的位移x=
v0.
如图所示,一块小磁铁放在铁板ABC的A处,其中AB长x1=1m,BC长x2=0.5m,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小磁铁与铁板间的引力为磁铁重的0.2倍,小磁铁与铁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在给小磁铁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4
m/s.小磁铁经过B处时速率不变(sin37°=0.6,cos37°=0.8),求:(g=10m/s)
(1)小磁铁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
(2)小磁铁在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请分析判断小磁铁能否第二次到达B处.
正确答案
(1)对磁铁在AB段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磁铁与铁板的引力为F=0.2mg,
根据动能定理得
-fx1=m
-
m
代入数据解得vB=m/s
(2)对磁铁在BC段受力分析,有摩擦力f′=μ(mgcos37°+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f′=ma
代入解得a2=8.5m/s2.
(3)磁铁以初速vB沿斜面向上运动至速度为零时其经过的位移为
x==
m>0.5m
故磁铁会滑出BC面,不会第二次到达B处.
答:
(1)小磁铁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是m/s;
(2)小磁铁在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j 8.5m/s2;
(3)小磁铁不能第二次到达B处.
空中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2×10-7kg的带正电小球,其带电量q=6×10-8C,它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a=1m/s2,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正确答案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
E==
N/C=30N/C.
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故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0N/C,方向竖直向上.
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
(1)小球的初速度;
(2)应加电场的场强;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正确答案
(1)要使小球无碰撞地通过管口,则当它到达管口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从抛出到管口过程,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则运动时间t为:
=
gt2
水平方向,粒子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0
位移:L=t
解得:v0=2L
(2)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qE=ma
又由运动学公式:02-=-2as
解得:E=,方向水平向右
(3)对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律:
即:mgh-qEL=EK-
解得:EK=mgh
答:(1)小球的初速度为2L
(2)应加电场的场强为,方向水平向右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mgh
质量为4.0×103kg的汽车,在4.8×103N的水平恒力牵引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道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s前进40m,求:
(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正确答案
(1)因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x=at2得汽车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
m/s2=0.8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所受合力为:F合=ma=4.0×103×0.8N=3200N
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故有:F合=F牵-f
可知汽车所受阻力为:f=F牵-F合=4.8×103-3200N=1600N
答:(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0.8m/s2;
(2)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1600N.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两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放在水平绝缘桌面上,半径为R的l/4圆弧部分处在竖直平面内,水平直导轨部分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末端与桌面边缘平齐.两金属棒ab、cd垂直于两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棒ab质量为2m,电阻为r,棒cd的质量为m,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棒cd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棒ab从圆弧顶端无初速度释放,进入水平直导轨后与棒cd始终没有接触并一直向右运动,最后两棒都离开导轨落到地面上.棒ab与棒cd落地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3. 求:
(1)棒ab滑到圆弧底部进入磁场之前的速度大小
(2)棒ab和棒cd离开导轨时的速度大小;
(3)棒cd在水平导轨上的最大加速度;
(4)两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正确答案
(1)设ab棒进入水平导轨的速度为v1,ab棒从圆弧导轨滑下机械能定恒:
2mgR=×2mv12
解得:v1=. ①
(2)离开导轨时,设ab棒的速度为,cd棒的速度为
,ab棒与cd棒在水平导轨上运动,
根据动量定恒得:
2mv1=2m+m
②
依题意>
,两棒离开导轨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
由平抛运动水平位移x=vt可知
:
=x1:x2=1:3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
=
(3)ab棒刚进入水平导轨时,cd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大,此时它的加速度最大,设此时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为E,
E=BLv ④
I= ⑤
cd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cd=BIL 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cd棒有最大加速度为
a= ⑦
联立④⑤⑥⑦解得:
a=
(4)根据能量定恒,两棒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为:
Q=×2mv12-(
×2mv′12+
×mv′22) ⑧
联立①⑧并代入v′1和v′2解得:
Q=mgR
答:(1)棒ab滑到圆弧底部进入磁场之前的速度大小是,
(2)棒ab和棒cd离开导轨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3)棒cd在水平导轨上的最大加速度是;
(4)两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是mgR.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