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在快速行使,突然前方有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正确答案

解: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故答案为:运动;惯性;运动.

解析

解: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故答案为:运动;惯性;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行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如图所示,自行车车轮由初期的木轮、铁轮,发展到今天的充气的橡胶轮.若将其充气橡胶轮胎换成铁轮子,请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列出二点不妥之处.

(1)______

(2)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自行车质量增大,惯性增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2)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易损坏路面;

(3)缺少弹性,人感觉不舒服(任选两项回答).

解析

解:(1)自行车质量增大,惯性增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2)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易损坏路面;

(3)缺少弹性,人感觉不舒服(任选两项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8年 暑假小微第一次坐飞机从长沙到奥运城市青岛旅游,飞机即将起飞时,乘务员要求大家系好安全带,不要打开头顶的行李架以免行李滑落,并且要求关闭手机、对讲 机、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飞机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小微感到有一股力量来自背后的座椅,随后他的耳朵感到不舒服,乘务员让小微嚼口香糖减轻耳朵的不适.飞 机平稳飞行后,小微兴奋地看到羽毛般的白云从身边快速飞过,飞机下方是洁白无瑕的云海,飞机翅膀上偶尔有云的影子飘过.飞机到达青岛上空后逆风降落,在跑 道上滑行了长长的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请从文中的情景提出有关物理知识的问题,并进行简要回答.

正确答案

解:见表格.

解析

解:见表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

(1)如图甲所示,王亚平把金属圈插入水袋中再慢慢抽出来,圈中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膜,移动金属圈,水膜随之运动,金属圈停止运动时,水膜中甩出一个小水滴,小水滴离开水膜后为什么能够继续向前运动?

(2)如图乙所示,水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如图丙所示,往水膜中注水,水膜变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大水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什么光学仪器?为什么能成不同的像?

正确答案

解:(1)因为水滴原来是运动的,离开水膜后,由于惯性,水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水滴会继续运动;

(2)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图乙中是因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丙中是因为人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1)因为水滴原来是运动的,离开水膜后,由于惯性,水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水滴会继续运动;

(2)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图乙中是因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丙中是因为人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

解:(1)因为水滴原来是运动的,离开水膜后,由于惯性,水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水滴会继续运动;

(2)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图乙中是因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丙中是因为人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1)因为水滴原来是运动的,离开水膜后,由于惯性,水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水滴会继续运动;

(2)水膜和大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图乙中是因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丙中是因为人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图所示的情景.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也经常从不同角度对此事情进行过报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乘客的安全,现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系统会自动提醒大家:“上车的乘客请扶好站稳”.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在这个过程中,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

(2)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厢内的人会向前倾倒,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要用到下面四句话:

①刹车时,人脚和汽车一起减慢了速度;

②汽车行驶时,人和车以相同的速度前进;

③人的身体由于惯性还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④人会向前倾倒.

按照下列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清楚的是______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3)据查明原因,因为当时路面有冰雪,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由于汽车具有______,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______(选填”远”或“近”),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建议:______

(4)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找出这则报道中的错误.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人与车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 的;

(2)人向前倾的原因是:原来人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人会向前倾倒.故正确的次序是②①③④,故选B.

(3)当时路面有冰雪,轮胎与地面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故此时的摩擦力变小,汽车由于惯性,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更远些,这样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故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要减速慢行.

(4)由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报道中的“当时有三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是错误的;

“扶好站稳”能避免上述情况,其原因是:通过增大对人的阻力而缓慢人由于惯性向前冲的速度.

故答案为:(1)运动;(2)B;  (3)变小;惯性;   远;路滑慢行;(4)错误:当时有三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说明:“扶好站稳”都是通过增大对人的阻力而缓慢人由于惯性向前冲的速度.

解析

解:(1)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人与车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 的;

(2)人向前倾的原因是:原来人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人会向前倾倒.故正确的次序是②①③④,故选B.

(3)当时路面有冰雪,轮胎与地面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故此时的摩擦力变小,汽车由于惯性,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更远些,这样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故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要减速慢行.

(4)由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报道中的“当时有三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是错误的;

“扶好站稳”能避免上述情况,其原因是:通过增大对人的阻力而缓慢人由于惯性向前冲的速度.

故答案为:(1)运动;(2)B;  (3)变小;惯性;   远;路滑慢行;(4)错误:当时有三名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说明:“扶好站稳”都是通过增大对人的阻力而缓慢人由于惯性向前冲的速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骑自行车快速下坡时,为什么不能突然只急刹前闸?

正确答案

答: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只把前轮刹住,前轮停止运动,而后轮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后轮会跳起来,而使车向前翻倒.

解析

答: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只把前轮刹住,前轮停止运动,而后轮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后轮会跳起来,而使车向前翻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具有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在自由落体运动时,g=a,重力加速度g值的准确测定对于计量学、精密物理计量、地球物理学、地震预报、重力探矿和空间科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是伽利略.约在1590年,他利用倾角为θ的斜面将g的测定改为测定微小加速度a=gsinθ,如图1.1784年,G•阿特武德将质量同为M的重物用绳连接后,挂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再在另一个重物上附加一重量小得多的重物m,如图,使其产生一微小加速度a=mg/(2M+m),测得a后,即可算出g.

1888年,法国军事测绘局使用新的方法进行了g值的计量.它的原理简述为:若一个物体如单摆那样以相同的周期绕两个中心摆动,则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与上述周期相同的单摆的长度.当时的计量结果为:g=9.80991m/s2

1906年,德国的库能和福脱万勒用相同的方法在波茨坦作了g值的计量,作为国际重力网的参考点,即称为“波茨坦重力系统”的起点,其结果为g(波茨坦)=9.81274m/s2

根据波茨坦得到的g值可以通过相对重力仪来求得其他地点与它的差值,从而得出地球上各地的g值,这样建立起来的一系列g值就称为波茨坦重力系统.国际计量局在1968年10月的会议上推荐,自1969年1月1日起,g(波茨坦)减小到9.81260m/s2.(粗略计算时g=10N/m2

(1)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A.惯性减小为,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2)如图所示,在两根轻质弹簧a、b之间系住一小球,弹簧的另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地面和天花板上同一竖直线上的两点,等小球静止后,突然撤去弹簧a,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2.5米/秒2,若突然撤去弹簧b,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可能(  )

A.7.5米/秒2,方向竖直向下

B.7.5米/秒2,方向竖直向上

C.12.5米/秒2,方向竖直向下

D.12.5米/秒2,方向竖直向上.

正确答案

解:(1)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因质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mg=m•g=G

故选C;

(2)小球静止后,突然撤去弹簧a,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2.5米/秒2,方向向上,是由重力和b对球产生的,若突然撤去弹簧b,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不再受b的力的作用,故此时的加速度a=10N/m2-(-2.5)N/m2,=12.5N/m2

故选C.

解析

解:(1)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因质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mg=m•g=G

故选C;

(2)小球静止后,突然撤去弹簧a,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2.5米/秒2,方向向上,是由重力和b对球产生的,若突然撤去弹簧b,则在撤去弹簧后的瞬间,不再受b的力的作用,故此时的加速度a=10N/m2-(-2.5)N/m2,=12.5N/m2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高速行驶时,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可以减轻紧急刹车时由于人的______带来的伤害;北方寒冷的冬天,汽车应要换上防滑轮胎,以增大汽车在冰雪路面上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

(1)汽车紧急刹车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要向前冲,系上安全带可以减轻紧急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带来的危害;

(2)冬天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汽车应要换上防滑轮胎,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

解析

解:

(1)汽车紧急刹车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要向前冲,系上安全带可以减轻紧急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带来的危害;

(2)冬天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汽车应要换上防滑轮胎,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答题

(1)公安部门规定,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试简要说明使作安全带的作用.

答:

(2)如图所示,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什么现象?请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答:

正确答案

答:(1)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2)由于新鲜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大,新鲜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后,盐水的密度上升,导致新鲜鸡蛋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新鲜鸡蛋会上浮.

解析

答:(1)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2)由于新鲜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大,新鲜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后,盐水的密度上升,导致新鲜鸡蛋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新鲜鸡蛋会上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名乘客在车厢内跳远.一次顺着列车行驶的方向朝前跳,另一次逆着列车行驶的方向用同样大小的力朝后跳,试问:这两次跳远的距离哪次远,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因为乘客随匀速行驶的列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一名乘客在车厢内跳远时,无论顺着列车行驶的方向还是逆着列车行驶的方向,乘客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乘客相对于列车来看是静止的;所以这两次跳远的距离一样远.

解析

解:因为乘客随匀速行驶的列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一名乘客在车厢内跳远时,无论顺着列车行驶的方向还是逆着列车行驶的方向,乘客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乘客相对于列车来看是静止的;所以这两次跳远的距离一样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同一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用惯性的知识分析,这样规定的道理是什么?为了避免这类由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伤害,人们在交通行为中还采取了许多其它措施.请写出一条?

正确答案

答:同一道行驶的机动车,如果前车突然刹车静止,后车紧急制动后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后车若不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将撞到前车发生交通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由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伤害,人们在交通行为中还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上述惯性造成伤害,如限制车速、必须系安全带等.

解析

答:同一道行驶的机动车,如果前车突然刹车静止,后车紧急制动后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后车若不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将撞到前车发生交通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由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伤害,人们在交通行为中还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上述惯性造成伤害,如限制车速、必须系安全带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沿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由于具有______,小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在滑行的过程中,小车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______力的作用.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______力的作用.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正确答案

解:(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是靠惯性前进的.在滑行的过程中,小车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2)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重;增大压力.

解析

解:(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是靠惯性前进的.在滑行的过程中,小车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2)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重;增大压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现在生产的轿车都具有多项安全配置,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如图所示:

(1)请你分析说明此轿车中“头枕”起了什么作用?

(2)除了安全带以外,轿车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即使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也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这个安全装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1)当车突然加速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2)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碰到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造成伤害.

解析

答:(1)当车突然加速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2)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碰到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造成伤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并说出两个你所见到的与此类似的物理场景.

正确答案

答:原来自行车处于运动状态,当不踩踏板时,自行车由于惯性,仍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可前进一段距离.

自行车在地面上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时,它还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故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在我们生活中的类似情景有很多,如踢出去的足球运动一段距离要停下来;汽车关闭发动机会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等.

解析

答:原来自行车处于运动状态,当不踩踏板时,自行车由于惯性,仍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可前进一段距离.

自行车在地面上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时,它还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故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在我们生活中的类似情景有很多,如踢出去的足球运动一段距离要停下来;汽车关闭发动机会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们把脸盆里的水泼出,其过程是:我们用双手端脸盆,使脸盆向斜上方运动,然后突然用力拿紧脸盆,使它静止,这时盆里的水由于惯性会______,这样水就离开脸盆而泼出.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利也有弊,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惯性的两个例子.

例子一:______

例子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把脸盆里的水泼出,然后突然用力拿紧脸盆,脸盆静止了,而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应用惯性的例子许多,下面例子供参考.

例一: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例二:撞击可使锤头紧套在把上;

例三: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

解析

解:(1)把脸盆里的水泼出,然后突然用力拿紧脸盆,脸盆静止了,而水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应用惯性的例子许多,下面例子供参考.

例一: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例二:撞击可使锤头紧套在把上;

例三: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