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分别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______;    乙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甲:撞击锤柄,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所以利用了惯性的知识.

乙: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所以用了连通器的知识.

故答案为:惯性;连通器.

解析

解:甲:撞击锤柄,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紧套在锤柄上.所以利用了惯性的知识.

乙: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所以用了连通器的知识.

故答案为:惯性;连通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在跑动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一下,会向什么方向摔倒?并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正确答案

答:人在跑动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一下,人会向前摔倒.

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和脚一起向前运动,当脚绊到石头时,由于脚受到石头的作用力而突然改变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身体由于惯性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就形成了脚很快停下来.而身体却向前倾倒的局面,从而使人向前摔倒.

解析

答:人在跑动时,若脚突然被石头绊一下,人会向前摔倒.

这是因为人在向前跑动时,身体和脚一起向前运动,当脚绊到石头时,由于脚受到石头的作用力而突然改变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身体由于惯性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就形成了脚很快停下来.而身体却向前倾倒的局面,从而使人向前摔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我国队员王冰玉、柳荫、岳清爽、周妍、刘金莉努力拼搏,以12:6击败瑞士队,夺得季军.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拿下铜牌,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可以说是非常不易.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m2.重约187N.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如图所示,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______

(2)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扫刷”,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3)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P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就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2)队员在冰壶前方“扫刷”,这是克服摩擦做功增加冰的内能,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使熔化.冰面上形成一层水,这样冰面更光滑,从而减小一摩擦力.

(3)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P===1.04×104Pa.

故答题为:(1)惯性、(2)做功、熔化、摩擦力.(3)1.04×104Pa.

解析

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就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2)队员在冰壶前方“扫刷”,这是克服摩擦做功增加冰的内能,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使熔化.冰面上形成一层水,这样冰面更光滑,从而减小一摩擦力.

(3)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P===1.04×104Pa.

故答题为:(1)惯性、(2)做功、熔化、摩擦力.(3)1.04×104P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__(填“大”或“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填“无关”或“有关”).

正确答案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故答案为:大,无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竖直上升到100m高空时,从火箭上脱落一级燃料外壳,燃料外壳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

(1)燃料外壳从离开火箭开始下落到地面时的位移,

(2)燃料外壳从离开火箭开始下落到地面时通过的路程.

正确答案

(1)燃料外壳从离开火箭上升了10m,又下降了110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100m,所以燃料外壳的位移为-100m,负号表示方向,知位移的方向竖直向下.

    (2)燃料外壳从离开火箭上升了10m,又下降了110m,运动轨迹的长度为120m,所以燃料外壳通过的路程为120m.

故位移为-120m,路程为12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1年2月11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 为了揭露各种歪理邪说,司马南与主持人崔永元合作表演了 “铁锤砸砖”节目,崔头顶八块砖,司马南用一铁锤砸崔头顶 上的砖,结果砖被击碎,但崔永元安然无恙,据司马南讲,他做第一次试验时头顶一块砖,结果被砸昏过去了,请从物理 学的角度解释上述事实。

正确答案

只要人能承受砖的重力,砖越多越安全,这是由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即砖越多,砖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的惯性越大,人越安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惯性是一种作用吗?匀速前进的物体是否受到惯性作用?

正确答案

不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不受外力时匀速前进,是物体具有惯性的外在表现,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关于汽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时,车速越快,需要的向心力越大,而汽车的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且最大静摩擦力一定,所以车速越快,越容易滑出路面,故B正确;

C、根据P=Fv可知,以额定功率运动的汽车,车速越快,牵引力越小,故C错误;

D、汽车队拖车的力与拖车对汽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总是相等的,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惯性与什么有关?受到外力时,惯性消失了吗?

正确答案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是否受外力无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及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采用实验归纳法

C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质量要素,把物体看做质点;点电荷类似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运动过程无限划分,采用微元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

A.以物为本
B.以民为本
C.以人为本
D.以市场为本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的确认和掌握。以人为本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根红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本质,是中共中央新领导集体的新执政理念,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A、B、D项是干扰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警察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 )的消亡而消亡。

A.阶级
B.国家
C.政党
D.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x1、x2、x3.请你根据下列x1、x2、x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

A61.0mm,65.8mm,70.7mm

B41.2mm,45.1mm,53.0mm

C49.36mm,53.5mm,57.3mm

D60.5mm,61.0mm,60.6mm)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进行实验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