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力是使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可以不同,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

B、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相同,可以相反,可以垂直,也可以是其它关系,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可知有力就有加速度,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附近没有空气,没有磁场,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静止不动

B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

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1)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氢气球与铅球在月球表面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释放,它们都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错误;

(2)氢气球与铅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h=可得,它们的加速度g相同,位移h相同,则由t=可知,它们的运动时间相同,它们同时落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实验来验证

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例如加速度a=就是采用比值定义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通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和秒,故C正确;

D、加速度a=不是采用比值定义法,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2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木块在拉力F=10N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经3s钟撤去外力F.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sinθ=0.6,cosθ=0.8,g取10m/s2,试问:

(1)撤去外力前,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刚撤去外力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撤去外力后,木块经过1s滑行的距离为多大?

正确答案

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

物体所受的合力F=Fcosθ-μ(mg-Fsinθ)=5.2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6m/s2

故木块加速度的大小为2.6m/s2

(2)经3s撤去外力F,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撤去外力前的速度v=at1=2.6×3m/s=7.8m/s

(3)撤去外力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所以加速度a′=-=-μg=-2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a′t2

撤去外力后1s的位移x=6.8m

答:(1)撤去外力前,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6m/s2

(2)刚撤去外力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是7.8m/s;

(3)撤去外力后,木块经过1s滑行的距离为6.8m.

解析

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

物体所受的合力F=Fcosθ-μ(mg-Fsinθ)=5.2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6m/s2

故木块加速度的大小为2.6m/s2

(2)经3s撤去外力F,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撤去外力前的速度v=at1=2.6×3m/s=7.8m/s

(3)撤去外力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所以加速度a′=-=-μg=-2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a′t2

撤去外力后1s的位移x=6.8m

答:(1)撤去外力前,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6m/s2

(2)刚撤去外力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是7.8m/s;

(3)撤去外力后,木块经过1s滑行的距离为6.8m.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原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增大时,速度也一定逐渐增大

C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物体的即时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故A正确.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增大,则加速度增大,但是速度不一定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故B错误.

C、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即时速度可能为零,故C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力的方向一致,速度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没有关系,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不变

C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D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可以不同,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速度一定不变,故B正确.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速度瞬间为零,不代表加速度为零,即力不一定为零,故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可知有加速度就有力,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同种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同种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但是作用效果不同,故B正确;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篮球的重心就不在篮球上,而在球心处,故C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

A它们的重量不等

B它们的密度不等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即两物体同时落地原因是: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且初速度为0,

故下落的加速度为a0==g,

根据h=gt2

可得物体下落的时间t=

而现实中由于存在空气,而羽毛受到的阻力相对于重力来说较大,

加速度a1==g-

故玻璃球的加速度大于羽毛的加速度,故玻璃球首先落地,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抵抗运动状态变化,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验证的,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

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

D、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平抛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也可能是恒定不变的,例如平抛运动,就是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曲线运动,A错误;

    B、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g,恒定不变,又由加速度定义可知g=,所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B正确;

    C、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力与运动共线,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就是说合力与运动始终共线,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C正确,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可能做的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所以合力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有位同学解释甲队获胜的原因是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请你分析一下,这位同学的解释正确与否?

正确答案

见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队拉乙队的力与乙队拉甲队的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拔河比赛时,甲、乙两队水平方向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地面给甲队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地面给乙队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当甲对乙的拉力大于地面给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乙队被拉动,而甲队还没被拉动,甲队就能获胜.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5分)推一辆自行车比推一辆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      比小汽车小。

正确答案

质量或惯性

试题分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因此推自行车比推小汽车更容易,是因为自行车的惯性小的原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   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正确答案

运动状态     惯性

试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即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力才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据此引出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轻重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

(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推论,下列关于推论和事实的分类正确韵是____________。

A.(1)是事实,(2)(3)(4)是推论

B.(2)是事实,(1)(3)(4)是推论

C.(3)是事实,(1)(2)(4)是推论

D.(4)是事实,(1)(2)(3)是推论

正确答案

(1)(2)(3)(1)(4)

(2)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