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能
- 共2202题
患者,男,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腹外疝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考虑为腹外疝梗阻,应立即手术。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 )
正确答案
如图,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1)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里氏9.0级强震引发巨大海啸,使福岛核电站遭到损毁,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泄漏物中的碘-131具有放射性,它在自发地进行β衰变时,生成元素氙(元素符号为Xe),同时辐射出γ射线,请完成后面的核反应方程I→______Xe+______+γ(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的核反应方程).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经过32天(约为一个月),其剩余的碘-131为原来的______,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其辐射强度会较快减弱,不必恐慌.
(2)甲、乙两冰球运动员为争抢冰球而迎面相撞,已知甲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乙运动员的质量为70kg,接触前两运动员速度大小均为5m/s,冲撞后甲被撞回,速度大小为2m/s,问撞后乙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正确答案
(1)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出该核反应方程为:
I→
Xe+
e+γ
衰变前质量、衰变时间、半衰期、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为:
m0=M×()tT,将T=8天,t=32天代入解得:
=
故答案为:Xe,
e,
.
(2)取甲碰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系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有:
m甲υ甲-m乙υ乙=-m甲υ甲′+m乙υ乙′,
解得:υ乙′=1m/s,方向与乙撞前(或甲撞后)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甲撞前的运动方向相同)
故问撞后乙的速度:υ乙′=1m/s,方向与乙撞前(或甲撞后)的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甲撞前的运动方向相同).
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当今医学成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电子的同位素碳11为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min,经2.0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2)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求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I与P、B、R、f的关系式(忽略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其最大速度远小于光速)
(3)试推理说明: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正确答案
(1)核反应方程为714N+11H→611C+24He…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2.0h剩余的质量为mt,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
)tτ=(
)12020=1.6%…②
(2)设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质子离开加速器时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知:qvB=m…③
质子运动的回旋周期为:T==
…④
由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可知,交变电源的频率与质子回旋频率相同,由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可得:f=…⑤
设在t时间内离开加速器的质子数为N,则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P=…⑥
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为:I=…⑦
由上述各式得I=
(3)方法一:
设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rk=rk+1-rk,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动能定理知2qU=m
-
m
…⑧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rk=,
则2qU=(
-
)…⑨
整理得 △rk=…⑩
因U、q、m、B均为定值,令C=,由上式得△rk=
…(11)
相邻轨道半径rk+1,rk+2之差△rk+1=rk+2-rk+1
同理 △rk=
因为rk+2>rk,比较△rk,△rk+1得△rk+1<△rk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
方法二:
设k(k∈N*)为同一盒子中质子运动轨道半径的序数,相邻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k,rk+1(rk<rk+1),△rk=rk+1-rk,
在相应轨道上质子对应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k,vk+1,D1、D2之间的电压为U
由洛伦兹力充当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知rk=,故
=
…(12)
由动能定理知,质子每加速一次,其动能增量△Ek=qU …(13)
以质子在D2盒中运动为例,第k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2k-1)次
速度大小为vk=…(14)
同理,质子第(k+1)次进入D2时,被电场加速(2k+1)次,速度大小为vk+1=
综合上述各式可得=
=
整理得=
,
=
△rk=
同理,对于相邻轨道半径rk+1,rk+2,△rk+1=rk+2-rk+1,整理后有
△rk+1=
由于rk+2>rk,比较△rk,△rk+1得△rk+1<△rk
说明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同一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r减小,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质子在D1盒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结论.
(1)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根据甲图信息可知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______射线.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B.在 核中有11个质子和23个中子
C.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D.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多少?
正确答案
(1)工业探伤要求射线能够穿过钢板的表面探测钢板内部有无伤痕,而α射线连一张纸都不能穿过,故一定不能用α射线.β射线不能穿过铝板,故一定不能用β射线工业探伤.γ射线用混凝土才能挡住,故工业探伤要用γ射线.
(2)A、电子的能量就是量子化的,故A错误
B、在Na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故B错误
C、玻尔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故C错误
D、根据 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
故选D.
(3)从位移-时间图象上可看出,
碰前B的速度为0,
A的速度v0==4m/s 碰撞后,A的速度v1=-1m/s,B的速度v2=2m/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0=mAv1+mBv2,
mB=2.5kg
故答案为:(1)γ
(2)D
(3)b球的质量mb等于2.5kg.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代号):________首先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______首先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A.电子的发现
B.质子的发现
C.中子的发现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正确答案
A;D
摄影机、数码相机、录像带、画布、毛笔、光盘、眼镜、照相底片、放映机等陆续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其中作为图像载体的有____ ;作为图像记录工具的有(按发明时间的先后排列)____ ;利用溴化银的感光性记录信息的是____
正确答案
录像带、画布、光盘、照片底片;毛笔、摄影机、数码相机;照相底片
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40几种,而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带电的验电器在放射线照射下电荷会很快消失,其原因是
[ ]
A .射线的贯穿作用
B .射线的电离作用
C .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
D .以上三个选项都不是
(2) 如图所示,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1mm的铝板,在 α、β、γ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对铝板的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 射线
(3)在我国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时,需要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为此曾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____
正确答案
(1)B
(2)β
(3)示踪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