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之后,继英、法、美之后,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等国也要求与清政府订约,当时清政府的态度是

A坚决拒绝

B给予它们英、美、法所享有的特权

C口头答应,没有给予它们实际权利

D只答应了部分要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七绝·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诗:“七渉沧溟若等闲,闭关修炼可成仙?当年外族惊梦客,不走河边走海边。”对诗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政府的政治意志下,“七渉沧溟”浩浩汤汤,蔚为壮观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

C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挑衅使明朝统治者惊魂不定,只开放广州与外国通商

D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加强了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与侵略者对东南沿海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中心

C清政府的抵抗均告失败

D外国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的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对战争原因深层次的思考②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③为侵略战争辩护④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③《天津条约》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荣荣同学阅读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时,看到以下记载:“初十日辰刻(初十日即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亦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由□□□过□□□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而八十余乡,亦执旗继至,不转眼间,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斯时也,重重叠叠,遍野漫山,已将夷兵困在垓心矣。”(注:口表示字迹不清),该记载描述的场景是

A三元里抗英

B驱逐阿古柏

C反割台斗争

D反洋教斗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是时洋船八十余艘,炮声震江岸,自瓜洲至仪征之盐艘巨舶,焚烧一空,火光百余里。……六月二十八日,遂逼江宁(南京),东南大震。”材料记述的侵略暴行发生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4年

D1900年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如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九世纪中前期,英国反对党议院威廉·格拉斯顿在一次国会演讲时是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这场处心积虑的战争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要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这场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使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该战争的性质是商业战争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了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法借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政局动荡”是指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闭关锁国政策

D禁烟运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B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C标志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完成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