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4分):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马关条约》 图三:签订《辛丑条约》
请回答:
(1) 导致这三个条约签订战争各是什么?(6分)
(2)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6分)
(3)图二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有何变化(2分)
正确答案
略
大清王朝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达260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大清王朝统治中国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下,为了实现自强,清王朝采取了什么行动?这次行动有何特点?这次行动没有使清王朝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光绪帝的变法活动?
(4)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王朝的统治为什么很快宣告结束?
正确答案
(1)1644年。
(2)洋务运动。特点:一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二是只靠地方的洋务派分散进行,没有中央统一领导;三是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原因:洋务派单纯地依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这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3)光绪皇帝之所以与康有为等人发起变法运动,实际上他并不是真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是要借助维新派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统治势力,挽救即将崩溃的大清王朝,使自己免当亡国之君。
(4)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二是帝国主义列强看到大清王朝统治已经无可挽救,对其抛弃;三是袁世凯采取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迫使其不得不交出统治大权,退出历史舞台。
本题实际要求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认识清王朝统治的建立、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题中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洋务运动特点及失败原因、如何看待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变法活动和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等问题的分析上。有关洋务运动特点的归纳,可以从其学习内容、发起人、举办形式、对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总结;至于失败原因,可以直接参照教材总结回答;关于如何看待光绪的变法问题,可结合光绪帝的阶级属性和身份、诏书内容的根本缺点、主观动机等方面来认识;有关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可从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帝国主义、袁世凯三方面分析。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战争中或战后同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5分)
(2)每次战争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志士仁人进行了哪些抗争?抗争的结局如何?(4分)
(4)每次抗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分)
(2)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打破了传统的朝贡体制,使中国卷人资本主义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刺激了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促使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8分)
(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辛亥革命,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五四运动,北京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分)
(4)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和勇于解放的精神。(4分)
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①1840年以来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不断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概括其主要过程。(6分)
②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试简析其胜利原因及其历史启示。(9分)
正确答案
(1)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两个战场的互相配合;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海外华侨的支持。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史上的抗争的历史,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涉及的战争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然后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国内方面和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启示侧重全民族的抗争的角度分析即可。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这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其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2)材料二《春愁》写于哪一年?它所针对的条约具体内容有哪些?(5分)
(3)结合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3分)
正确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论从史出(3分)
(2)1896年。(1分)条约内容略(4分)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略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依据上述四幅地图,写出每次战争使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变化的具体表现,(8分)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原因。(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原因:
(2)从以上战争中,归纳指出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趋势?(3分)
(3)这些趋势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正确答案
(1)图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图二: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图三: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图四:清政府实施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8分)原因: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各国列强为抢夺原料产地和市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挽救危机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探索。(4分)(2)趋势:侵略国家:从个别国家到多个国家争相侵略。(1分)侵略地区:从侵略中国的沿海地区到对内地侵略与瓜分。(1分) 经济上: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1分)(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2分)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战争,(1)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和将历史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能力,图片中分别描述的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答出其战争后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包括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从民族危机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来思想的影响等来看即可。(2)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的趋势从图片并结合所学来看,从侵略国家、区域范围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方式的转变等来分析。(3)对中国的影响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历史”,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14分)
正确答案
赞同
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2分)
2、中国社会矛盾也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分)
3、中华民族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革命任务(2分)
4、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2分)
5、随着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列强通过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分)
6、同时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产生制造了某些客观条件(2分)
7、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梦中震醒,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变革,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变革主流(2分)
略
阅读下列图片(11分):
图一 《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3分)
(2)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为什么?(3分)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
正确答案
(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1分)
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1分)
(2)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分)因为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3) 影响: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2分)
试题分析:
(1)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图一《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图二《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图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注意战争与条约的对应关系不能混淆。
(2)《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小问结合《辛丑条约》的相关条款回答。
点评: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及其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
错
略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 、掠夺 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
海外市场、生产原料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满足本阶级的利益要求,资产阶级极力拓展自己的海外市场和生产的原料,所以发动了对外的侵略扩张,依次填写题目即可。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缎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楚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待久的国际秩序楚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效,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I》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l、图2、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建国之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外交政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党和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主要历史背景。(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并简述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1分)
(4)综合上述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变化的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正确答案
略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鸦片与战争”为主题,概括指出材料的观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形成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马士认为禁烟运动使危机加剧,导致战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
中国人民的禁烟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2分)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海外市场和殖民地,中国封建的清王朝闭关自守走向没落,因北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这是战争的根本原因。(4.分)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动战争,马士把鸦片战争责任归结为中国人民的禁烟?目的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辩护。(2分)
运用SOLO评价。本题可以按以下五个层次来给分:
第一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的,给2分。
第二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4分。
第三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6分。
第四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综合
表述这些理由的,给8分。
第五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并且能够从必然与偶然或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理论的层面合理解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给10分。
略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有一项内容: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请说说这项内容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2)综观以上各图,简要说明它们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3)在这一期间,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4分)
(4)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5分)
正确答案
(1)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到以资本输出为主,(2分)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者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分)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4分)
(4)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5分)
略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2分)
(2)请将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2分)
类 别
图 序 号
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
(3)本题有甲、乙两小题,可任选一题作答:(友情提示:如两题皆答以甲题得分为准。)
甲、图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2分)
乙、图⑤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4)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正确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屈辱的外交;①②;独立自主的外交;③④⑤。(2分)
(3)甲、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分)成就: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
乙、事件: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2分)
(4)启示:如弱国无外交;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外交上有发言权等。(3分)
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两幅人物图
材料二 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日,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摘自《天津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请回答:
(1)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第四年,英国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2分)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江上下游均有贼匪”的“贼匪”是指什么?(2分)
(3)材料三的规定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2分)
(4) 近代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昭和时代的那场战争是什么?(2分)与此前的多次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2分)这个结果对中国而言有什么重要地位?(2分)
正确答案
(14分)(1)鸦片战争(2分)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大门(或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2分)
(2)“贼匪”是指太平军。(2分)
(3) 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中国抗日战争(或日本侵华战争)(2分) 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或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等,符合题意均可可给分)(2分) 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
试题分析:(1)从图片信息伊丽莎白女王的在为时间可以判断,其在为四年发动的侵华战争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2)从材料“长江一带”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3)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从材料“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以看出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根据所学知识,昭和时代的战争是指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中国战胜,这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列强近代对中国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史实,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的线索。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大线索: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