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被破坏,体现的条款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2100万银元

③开放五个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历史把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当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受到外来侵略

B签定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敲响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丧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元里人民发出《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即前明倭寇之党。我天朝曾经将尔诛灭,因大洋各属国,求我皇上准其通商,我皇上体天地好生之德,容尔狗邦通商交易。”对这一文件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辅助资料②反映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绪

③带有天朝上国的封建思想④主要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C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D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65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之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的这段话

A嘲笑清朝官员愚昧无知

B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奴化教育

C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认为中国必须推行政治改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

B为打开中国市场

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为掠夺中国财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俄国 ⑤日本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英两国某条约规定:“如有华人赴领事署控告英人,领事一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事。倘有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会同查明实情,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执行办理。”该条款说明英国在中国取得了

A治外法权

B地方行政权

C协定关税权

D建立租界权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给中国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历史使命”最准确的诠释是

A实现工业化

B实现近(现)代化

C进行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每亩土地价格平均150879银元,而市区华界每亩平均仅1428银元。”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租界土地权利和预期收益明显高于华界

B片面最惠国待遇推高租界房价

C租界的领事裁判权维护了民主自由

D“门户开放”政策使大量洋人涌入中国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8年,英国在侵华战争中所拥有的有利条件是

①中国国内政局动荡 ②工业革命的完成

③得到法国的支持④印度成为侵华的稳固后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曾国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