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名言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2分)孙中山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主要做了什么贡献?有何主要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哪些贡献?(列出其中三件)(6分)

(3)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正确答案

(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

主要贡献:领导了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确立共和政体)。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6分)

(2)努力: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织五次反“围剿”、进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6分)

(3)启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中国近代历史分析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要求:论据充足,有条理)(10分)

正确答案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等救国方案,说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列出三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4年到2007年,美图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据此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起点:鸦片战争(或签订《南京条约》)。终点: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或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依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或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转变)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2)明朝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日军占领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日军南京大屠杀等。

(3)现实意义: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加强中美文化交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洪仁玕写出了《资政新篇》后,有人说:“若无天京变乱,我们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不同意这种观点。

《资政新篇》虽然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无法实施。天京变乱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导致,其发生是历史的必然。19世纪中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                           统治地位,中国尚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即使太平天国胜利,也不可能由农民阶级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此题属于分析判断类型。回答此题步骤为:先判断材料中观点的正误;然后列举判断原因;最后结合题目具体要求综合评述材料观点。回答此题可分为三个论点:一是《资政新篇》无法实行;二是天京变乱的发生并非偶然;三是我国在19世纪不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前期揭帖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义和团后期揭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体现了什么思想?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2)分析材料三、四,概括指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和前、后时期的斗争主张。

(3)为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社会进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但为什么他们的努力和斗争都失败了?请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史实,对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自身的弱点进行简要分析,说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注意:两个运动,任选其一说明即可)

正确答案

(1)思想:《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分土地,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进步性:《天朝田亩制

度》:提出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解除封建压迫,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原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原因: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西方教会势力猖獗,民族危机严重。主张:前期:扶清灭洋。后期:消灭了外国侵略者,再反抗清王朝。

(3)局限性:淤太平天国:理论:《天朝田亩制度》强调绝对平均,这在社会实践中既无法做到,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资政新篇》缺乏可行的社会环境和阶级基础,又与农民阶级的思想主张相抵触,因此未能实行。实践:缺乏全局战略,如北伐;不能持久团结,如天京变乱;骄傲自满,易受腐蚀。根本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斗争,因而不能领

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于义和团:理论:“扶清灭洋”口号既缺乏对清廷本质的认识,又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实践:缺乏统一部署,各地义和团互不统署;组织落后;盲目排外等。根本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回答经济思想的进步性;第(2)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3)问注意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判断题:《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正确答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封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封御诏写满了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等等这样的词儿。其实,洪秀全这封诏书,是在褒奖他的洋兄弟们。在这一年的春天,英法联军在海口、天津打击清军,洪秀全很高兴洋兄弟们终于出手帮自己灭清妖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共同的作战对象

B太平天国与英国有共同的信仰

C太平天国运动不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D太平天国对英国本质认识不清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旧式运动新特点的特点,这表现在

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杨秀清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B这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

C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D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顺应当时世界进步历史潮流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选项属于《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③调整分配土地④开设新式学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获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下列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原因不包括

A《资政新篇》和农民战争没有必然联系

B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C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将领们不了解西方文明

D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将领们对西方文明的排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晚清曾流行这样一民谣:“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旗开得胜万民笑,拿下南京立天国。”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该运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C该运动在南京建立了政权

D该运动采用了西方高明的军事手段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二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