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涉及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其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是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实有明显出入的是

A“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

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统属,……信奉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尤甚”

C“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五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

D“佛兰西邦亦是信上帝、耶稣基督之邦,但其教多务异迹奇行,而少有别”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属于陈玉成、李秀成联合作战的史实有( )

①安庆保卫战 ②三河镇大捷 ③攻破江北大营 ④攻破江南大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不同是

A对待西方侵略的态度

B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C代表的阶级利益

D最终失败的原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指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洪仁王干 在《资政新篇》中写道:“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上述材料表明洪仁王干

①以天朝上国自居

②准许外国人自由活动

③承认西方国家长处

④主张全境开放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主要表现在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形式

D革命任务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相同点是

A都要求平均分配土地

B都符合中国国情

C都尊重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洪秀全为了宣传拜上帝教,从事宗教理论建设,其中包含的思想有

①基督教义②儒家大同思想③平均主义④民主革命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