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中法战争中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

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列强的入侵

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C中国缺少外援

D列强相互勾结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丧失下列主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海关管理权②内河航运权③关税自主权④司法主权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推断这段文字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司法不公使其为所欲为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关税自主权

C领土主权

D内河航运权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