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纲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材料二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反清的理由。由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反封建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理论武器是什么?如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两个革命纲领,各有什么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清朝政府统治腐败,社会贫富悬殊,百姓流离,社会矛盾激化。说明太平天国反清的目的是为群众的生存,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2)太平天国提出的革命纲领主张,不仅否定了现存统治秩序,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从理

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

(3)太平天国借用西方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说明它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组织反封建活动,必然会限制和削弱反封建的功绩。

(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特点;《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是从人民革命、反封建压迫和民族抗争、反对外来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的;材料二、三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意识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的。

(2)材料一的理由:①太平天国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迫使清政府开始改革自强;还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②太平天国的斗争水平高于以往农民战争,其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综上所述,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值得肯定。材料二、三的理由:①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教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定都之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②《天朝田亩制度》实为农民阶级不切实际的空想,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潮流背道而驰,是历史的倒退。综上所述,太平天国不但没有进步意义,而且一旦胜利将是中国历史的倒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文件在社会经济主张上有何不同?哪个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利益?哪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件?其颁布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意义?其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异:《天朝田亩制度》要求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有制。 《天朝田亩制度》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利益。《资政新篇》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材料一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的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很好的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资政新篇》、戊戌变法法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法令在经济措施上相近的一项是

[ ]

A技术发明

B设立银行

C实行保险事业

D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最早提出在中国兴办新式学堂的政治派别或个人是

[ ]

A洋务派

B林则徐

C洪仁玕

D康有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文献具有的共同点是

①美国1787年宪法②《拿破仑法典》③《人权宣言》④《资政新篇》

[ ]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

B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

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87年美国宪法、《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资政新篇》,分析指出它们中具有共同点是

[ ]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

B都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

D都反映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

二、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

——《资政新篇》

材料二

材料三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上述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任选一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分析这一教育思想或办学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张:改庙宇为礼拜堂;开设新式学校、医院。

(2)同文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人才;万木草堂的办学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3)理念:主张学术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积极作用: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推动学术的发展(开创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4)洪仁玕:为重振国威、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同文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对实用人才的需求。万木草堂: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蔡元培:辛亥革命爆发;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在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下,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运动中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权力分散,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

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加强。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答“工业革命”);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任答两点即可)

(3)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哪些方案反映了时代潮流?三个方案共同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以上三种方案的实践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二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材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三民主义。其中《资政新篇》和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共同的进步意义是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2)孙中山借鉴欧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导致的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而提出。

(3)①《天朝田亩制度》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行。②《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而是迫于当时形势提出,根本没有实行。③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民主义在实践中受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 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3,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3)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4)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