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们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B结束清政府腐朽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朝廷也正派兵过去支援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

C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

B东方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滞后

C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列强的征服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等,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支持。“门户开放”政策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税率征收关税。”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 

B防止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

C承认中国关税主权 

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9年,英俄两国政府换文协议,双方不在中国某地区谋求铁路让与权,实质是( )

A不在中国投资筑路

B彼此相互承认在华势力范围

C尊重中国领土与主权

D划分各自在华铁路权利范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取“要破虏”之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

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事件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大革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某条约规定:“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

B“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C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但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D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14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甲午之役“后部分先进国人的最初选择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福

B实业救国,维新变法

C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