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初,列强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次 “亮相”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法联军侵华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巴黎和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③仍须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壮,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定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不是还没咽下去么?饿得厉害啊!

A签订《辛丑条约》的谈判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导致1898年、1900年民教冲突走向高潮的因素不包括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八国联军侵华加剧了中西对抗

C清政府爱国官员对反洋教斗争的默许

D《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未涉及的历史事件()

A虎门销烟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马关条约》

D香港回归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代外交家凌青有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没有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马关条约》

D香港回归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9月上映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1930年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统治的故事。日本统治台湾的历史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874、1894

B1895、1945

C1930、1945

D1931、1945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