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台湾人民具有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在近代史上进行了反割台斗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B痛击日军的主要地点在新竹、台中大甲溪、彰化、台南等地

C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打击了日军

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今后外国进出中国的关税,中国必须和外国进行协商

C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外交往密切,关系恢复到和谐状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他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因素包括()

A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法有效统治

B欧美、日本各国缺乏殖民统治经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巨大力量

D世界舆论强烈谴责对华“瓜分一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战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辛丑条约》

C洗劫北京城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5年3月21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下列关于馆内陈列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展区内有当年北洋水师的战舰

B邓世昌英勇事迹的介绍

C有关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程的资料

D刘永福的黑旗军抗击日军的事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是参加哪支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徐骧的军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大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示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列强侵略中国无不是满载而归,绝无空手而回之理。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与此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天京保卫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占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