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08长沙一中12月) 19世纪末,德国强占胶州湾加剧了中国人的危机感,由此引发了“扶清灭洋”和“维新变法”两种救国方案。这两种救国方案的根本差别在于()

A首要目的

B发展前途

C对外观念

D对清政府的态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曾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

B在黄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百日维新开启了中国国防近代化历程

D中国军队的近代化是从国民革命军开始的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正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其主要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高潮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

D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提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场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

B战争引起列强对华的新一轮侵略

C西学东渐将转到制度层面

D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八,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创伤,有人咏叹一场战争时说:“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官禁满兵戈。”这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政府与农民矛盾缓和

D农民爱国热情最高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D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清朝官员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军

D赔款4.5亿两白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维新运动的反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不同

B义和团运动不符合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主题

C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背后的支持力量不同

D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的近代化方向背道而驰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