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乱;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以下关于义和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场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运动迅猛发展,他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鬼誓不甘。”这场运动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李大钊在庚子后二十年说过: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的是
[ ]
正确答案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之说不啻梦呓”的事件是
[ ]
正确答案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
正确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者的”下列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1918年陈独秀撰文严历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转变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正确答案
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指出:“盖中国人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也大梦将觉,渐有中国者中国人
之中国也之思想”赫德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