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导游带领着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
正确答案
《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正确答案
以下哪一条约反映了列强企图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
正确答案
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 ]
正确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
正确答案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
正确答案
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地步了。”《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马士这一论述的条款是:
[ ]
正确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 ]
正确答案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
正确答案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因为
[ ]
正确答案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1901年本应是一个迎接新世纪的喜庆年,却是中国人民极为黑暗痛苦的一年,因为这一年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