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已无要求开放通商口岸的现象,这实际上说明
[ ]
正确答案
2010年是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孙中山逝世85周年。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取代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思潮之一,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 ]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O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 ]
正确答案
《辛丑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庚子赔款”中所说的“庚子年”应是
[ ]
正确答案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从该文的内容可以推测此“议约”是
[ ]
正确答案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
[ ]
正确答案
《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 ]
正确答案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
正确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 ]
正确答案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
正确答案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
正确答案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