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事件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大革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某条约规定:“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

B“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C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但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D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14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甲午之役“后部分先进国人的最初选择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福

B实业救国,维新变法

C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托夫曾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是因为沙俄( )

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

C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

D开始在中国内河航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里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写于

A1840

B1860

C1895

D1896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发动

B都曾侵犯过我国环渤海地区

C都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D都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