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是

A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中心

B以兴办近代工业为核心

C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核心

D以实施政治制度的变革为核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够反映出列强侵略意图变化的需要

A赔款日本军费

B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A事件性质变化

B时代背景变化

C作者立场变化

D主观动机变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广大人民的麻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A太平军 

B清朝士兵 

C义和团 

D北洋新军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王平

B李辛

C张义

D赵洋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A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从光绪皇帝到清政府的多数官员都是积极主战的,有些官员甚至主动请缨赴敌。在海军和陆军中,还涌现出众多的誓死抗敌的爱国将士。”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时代主流

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③战争刺激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不包括

A民族觉醒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B向西方学习由“重其器”转为“重其制”

C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王朝成为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看来东方正在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材料中的“排外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一份伪造的外国照会(该照会要求慈禧把政权交还给光绪)后愤怒地说“彼族竞敢干预我家私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这表明慈禧:( )

A把国家的主权看得高于一切

B做好了屠杀义和团的准备

C对伪造照会之事深恶痛绝

D将私利置于国家安危之上。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集团不再是腐朽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终结局

D中华民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巨额的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

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思想。出现这一思想的最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非理性行为及后果的反思

B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取得独立的经验

C近代民族主义及自由平等等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播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了中外之间的文明联系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