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
正确答案
允许外国在北京设立使馆区的不平等条约是( )
正确答案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正确答案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正确答案
有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外国明信片,画面描述的是8个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它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正确答案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日本面临的国际条件看,这三次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正确答案
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良。其中取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是
正确答案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谈到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该事件本质上是)从爱酮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他谈及的是()
正确答案
义和团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②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③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正确答案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
正确答案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 )
正确答案
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
正确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正确答案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