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大规模抗击外国侵略时的一段话,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管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下列关于中国关税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列强完全控制中国的关税权

C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国得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获得关税自主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A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B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C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兴起维新变法运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政府于1844年在广州设置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的通商及对外交涉事务。这五个口岸的被迫开放是哪一条约的规定?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的发动国相同

B两次战争的结果相同 

C两次战争的影响相同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言: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今每两兑之千又六百文。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白银价仰

B鸦片走私严重,白银外流

C与英国正当贸易出现逆差

D五口通商以后,洋货倾销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

③体现了世界史逐渐发展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枪、洋炮、洋船,并认为“以通夷之银,量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派胡言”。该大臣经历的对外战争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愤怒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通过所学知识判断,信中的“文明人”当时所干的事情是()

A占领北京

B火烧圆明园

C偷运鸦片到中国

D强销商品给中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里逊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