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当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 ]
正确答案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的林则徐被后人敬仰,因为他领导了
[ ]
正确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 ]
正确答案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 ]
正确答案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 ]
正确答案
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19世纪30年代末较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
正确答案
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当时销毁的鸦片来自
[ ]
正确答案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
正确答案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
正确答案
据英国官方材料,从1837年7月至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包括印度)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一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21年前,第42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历史上与禁毒有关的“虎门硝烟”同样发生在6月。两者相距
[ ]
正确答案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