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当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的林则徐被后人敬仰,因为他领导了

[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五四运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①虎门销烟②淞沪会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19世纪30年代末较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不断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动荡

D白银大量外流,源于鸦片走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聂士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当时销毁的鸦片来自

[ ]

A英国走私犯

B美国走私犯

C英国、法国走私犯

D英国、美国走私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

A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B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C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D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英国官方材料,从1837年7月至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包括印度)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一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B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D英国用鸦片贸易扭转正常贸易逆差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21年前,第42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历史上与禁毒有关的“虎门硝烟”同样发生在6月。两者相距

[ ]

A126年

B148年

C149年

D157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四者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