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自2003年以,我国的GDP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但财政税收的年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增长10-20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可能会带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其传导路径是(    )

①国家财政持续增收受阻     

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③企业或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④投资或消费增长乏力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财政与宏观调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 201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     )

①铁路、邮政和电信业相继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

②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财政补贴,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

④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要求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财政与宏观调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7.我国政府肩负着宏观调控的重任,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常会打出“组合拳”。下列最可能实施的“措施组合”是(    )

A增加税收  增发国债  放宽贷款条件

B降低税率  提高存贷款利率  实行商品房限购

C缩小国债发行规模   降低存贷款利率   减少涉农产品补贴

D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降低存贷款利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财政与宏观调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1 分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1: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1: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TRSSCG)情况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

正确答案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农村、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后稳中有升,消费者心理状态趋于乐观。2012、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因此,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全国和城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收入差距会影响消费信心指数。

材料二中表1反映了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2012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后趋于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引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表反映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受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当前收入,提高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受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较大,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消费者的主观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消费,农村和城市消费指数都趋于乐观,农村高于城市,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财政增加民生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有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物价等直接的、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收入预期、消费的心理状态等间接的、长远的联系。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影响消费者指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在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中,既要注重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收入、物价等客观因素,又要注重分析消费的心理状态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主观因素。

解析


知识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财政与宏观调控联系的多样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1.读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各种比例的组合,如a、b、c点等。如果公众期望的配合点在b点,而实际的资源配置组合点又恰好在b点,此时便达成了一项社会均衡的资源配置。若要使财政决策尽量符合公众意愿,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做法及其理由包括(    )

①财政支出受预算法的约束,政府应依法行政

②放宽市场准入,民间部门应作为提供公共物品的主力军

③政府安排财政资金不能“任性”,必须用好政府自己的钱

④政府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公民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财政支出财政与宏观调控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下一知识点 :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财政与宏观调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