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胞
- 共1643题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______价,A的电负性______B的电负性(填“>”、“<”或“=”).
(2)已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______.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如图一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来衡量.
KCl、MgO、CaO、TiN 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______个.
(4)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二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正确答案
(1)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A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都较小,可失去3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3价,应为Al元素,可失去2个电子,即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Mg元素;
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则A、B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因为元素Mg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完全充满状态,比Al稳定,所以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
故答案为:+3;>.
(2)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比蛋白质分子中C-C、C-N和C-S的键能都大,所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故答案为: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
(3)离子晶体中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晶格能与离子的半径、电荷有关,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TiN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为3,大于其它离子所带电荷,MgO、CaO中所带电荷相同,但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半径,氯化钾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为1,且钾离子半径>钙离子半径,氯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半径,所以KCl、MgO、CaO、TiN4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TiN>MgO>CaO>KCl;
MgO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所以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个数为12.
故答案为:TiN>MgO>CaO>KCl; 12.
(4)V2O5中钒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CrO2中铬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2,所以CrO2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大于V2O5中未成对电子数,故选CrO2.
故答案为:CrO2.
(5)该配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价键,镍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配位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氢键,故选AC.
故答案为AC.
【三选一—物质结构与性质】碳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
(1)写出碳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2)甲烷与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差距不大但溶沸点却有很大差距,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析甲烷、乙烯、乙炔中碳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____。
(4)已知CO2晶胞结构如下,已知其晶胞边长为a 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密度为_____________ g/cm3。
正确答案
(1)1s22s22p2(2)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甲烷sp3;乙烯sp2;乙炔sp;
(4)
碱金属的晶体中,金属原子是按体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的。从碱金属晶体中划分出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图中立方体的顶点和中心位置都被一金属原子占据。如果将金属原子视为圆球体,这些球体之间尽可能地相互靠近或接触,试计算碱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
正确答案
68%
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CO2分子有___________个在晶体中截取一个最小的正方形;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部落到CO2分子的中心,则在这个正方形的平面上有___________个CO2分子。
正确答案
12;4
如图所示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那么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____个氢键。
正确答案
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