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5分)图1是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图中d的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   键,   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个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       ;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含d元素高价离子的溶液中至过量,生成d元素的离子化学式为    ,其中X与d 高价离子之间以      键相结合。

(4)图2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5)图中C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     ,这种堆积方式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为      

 

  

图1                                   图2

正确答案

(1)  (2分)

(2)2   2 (4分)

(3)三角锥  配位(3分)

(4)硝酸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的水中 硝酸分子中氢氧键易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2分)(5)体心立方堆积  8(4分)

(1)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且d的熔点高于c的,所以c是钠,d是铜,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电子排布为

(2)根据熔点高低可判断,a是氢气,b是氮气,e是硅,f是金刚石。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是HCN,其中氢和碳是单键,碳和氮是三键,所以含有的键是2个,   键也是2个。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个电子中性分子X是氨气,属于三角锥形。氨气和铜离子可形成配位键,离子的化学式为[Cu(NH3)4]2

(4)根据结构模型可判断,化合物是硝酸,硝酸属于极性分子,易溶在极性溶剂中,且硝酸中存在氢键。

(5)金属钠的晶体堆积方式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是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金属铜④KOH ⑤干冰⑥纯硫酸⑦二氧化硅⑧白磷⑨K2O ⑩NH4Cl十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填序号):

⑴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⑵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⑶固体不导电,常压下熔化时能导电的是           

正确答案

(1)2、7     (2)5、6、8    (3)1、4、9

试题分析:(1)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的晶体应是原子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所以答案选2、7;

(2)干冰、纯硫酸、白磷属于分子晶体,答案选5、6、8;

(3)固体不导电,熔化时能导电的晶体是离子晶体,氯化钡、氢氧化钾、氧化钾、氯化铵是离子晶体,但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所以答案选1、4、9。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       ,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       晶体;

(2)代表石墨是       ,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       个;

(3)代表干冰的是       ,它属于       晶体,每个CO2分子与       个CO2分子紧邻;

(4)上述B、C、D三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正确答案

(10分)(1)D,4,原子 (2)E, 2 (3)B,分子,12 (每空1分)

(4)金刚石>CsCl>干冰(2分)

试题分析:(1)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则代表金刚石的是选项D;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2)石墨是层状结构,则代表石墨的是选项E。石墨中碳原子被相邻的3个正六边形共用,则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6÷3=2个。

(3)干冰是分子晶体,则代表代表干冰的是选项B,每个CO2分子与(3×8)÷2=12个CO2分子紧邻。

(4)C是氯化铯,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则B、C、D三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金刚石>CsCl>干冰。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硼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硼的化合物在农业、医药等方面用途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B元素同主族的Ga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立方氮化硼可利用人工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属于超硬材料。同属原子晶体的氮化硼(BN)比晶体硅具有更高硬度和耐热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SiF4粒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又知若有d轨道参与杂化,能大大提高中心原子成键能力。试解释为什么BF3、SiF4水解的产物中,除了相应的酸外,前者生成BF4-后者却是生成SiF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硼化镁在39 K时呈超导性,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相间排列。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根据图示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N>O>B

(2)B—N键长比Si—Si短(或B—N键能较大)

(3)sp2杂化 正四面体 B原子最外电子层为L层,无d轨道;而Si原子最外层为M层,有d轨道,可参与杂化,使Si配位数增加至6

(4)MgB2

(1)氮元素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大。(2)原子晶体中,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硬度和耐热性越强。(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数,BF3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3个σ 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SiF4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4个σ 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Si原子最外电子层含有d轨道,而B原子最外电子层不含d轨道。(4)由图可知,硼化镁晶体的晶胞结构为,其中边缘上的Mg原子属于三个晶胞所有,故一个晶胞中含有3个Mg原子和6个B原子,则晶体中Mg原子和B原子个数比为1∶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如图所示是一些晶体的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填写编号字母,下同)                   ,其中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属于      晶体。

(2)其中代表石墨的是             ,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    个。

(3)其中表示NaCl的是            ,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氯离子有            个,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钠离子有            个,每个氯离子周围紧邻的钠离子相连接而成的空间几何体为                        

(4)代表CsCl的是             ,它属于        晶体,每个铯离子与       个氯离子紧邻.

正确答案

(1)B   4   原子晶体(2)D,2。(3)A、6、12 (4)E ,离子,8

(1)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共价单键对称地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和。

(2)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和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连,同一层内每一个碳原子形成3给正六边形,所以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6÷3=2。

(3)氯化钠是离子晶体,配位数均是6,所以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钠离子有12个。每个氯离子周围紧邻的钠离子相连接而成的空间几何体为正八面体。

(4)氯化铯也是离子晶体,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是8。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