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

(1)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氢键   D、极性共价键   E、配位键

(2)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为甲.

①甲能形成多种常见单质:在熔点较低的单质中,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数为______;在熔点很高的两种常见单质中,有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1所示

若已知每个共价键的键长为142pm,可以计算出平均每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约为5.24×10-20m2,则将12g单质中的每一层都剥离出来彼此紧密连接总面积约为______ m2.(NA=6.02×1023

②甲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3)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配合物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2,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cm. (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5)配合物中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元素中的两种,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推测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B

12

1.58×104

ad

sp2、sp3

[Ar]3d5

正方体(立方体)

平面三角形

解析

解:(1)A、Na+与[Fe(CN)5(NO)]2-之间存在离子键;B、不存在金属键;C、氢键不是化学键;D、碳氮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E、NO分子、CN-与Fe3+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B;

(2)①碳单质中熔点较低的是C60,分子密堆积,晶体结构类似于干冰,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数=3×8×=12个;

利用均摊法算出每个六边形实际占有碳原子的个数为6×=2,所以,12g石墨烯(即1mol)实际占有的六边形的个数为,所以算得石墨烯的面积为m2=1.58×104m2

故答案为:12;1.58×104

②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为C元素,C原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结合图1分析,a为苯,满足8电子结构;b、c不满足稳定结构;d为甲烷,符合稳定结构;苯分子内碳原子以sp2杂化,甲烷为sp3杂化,故答案为:ad;sp2、sp3

(3)配合物中心离子为Fe3+,核外电子数为23,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内部电子排布式与Ar核外电子排布式完全一样,故其离子排布式为:[Ar]3d5

故答案为:[Ar]3d5

(4)根据晶胞(Na2O)结构可知N(Na+):N(O2-)=2:1,所以顶点和面心处是阴离子,阳离子全部在晶胞内,所以与钠离子最近的阴离子是4个,即配位数是4.而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是正方体(立方体);该晶胞中含有4个阴离子,所以有=4,解得a=

故答案为:正方体(立方体);

(5)甲、乙都能和丙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分别是CO32-、NO3-,中心原子含σ键电子对数为3对,CO32-含有的电子对数=3+=3,NO3-含有的电子对数==3,所以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CIS中掺人Ga)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H2Se的酸性比H2S______(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4)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______

(5)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4]-而体现一元弱酸的性质,则[B(OH)4]-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

(6)金属Cu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7)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脆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g•cm-3(已知lpm=10-12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塞罗常数为NA).

正确答案

解:(1)镓元素原子序数为31,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则,洪特规则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内层电子排布可用惰性气体表示,

故答案为:[Ar]3d104s24p1

(2)由于As4p轨道半充满,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Se,故答案为:Br>As>Se;

(3)键能越大,无氧酸酸性越弱,Se半径大于S,键长大,键能小,酸性强;价电子对数==3,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强,平面三角形;

(4)硅烷微粒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熔沸点高低与范德华力的大小相关,故答案为:硅烷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

(5)该配合离子形成了四条Φ键,故其杂化后形成了四条新的杂化轨道,故答案为:sp3;

(6)铜单质不与氨反应,则是由于过氧化氢将其氧化为Cu2+,含有空轨道,而氨可提供孤对电子,可形成配离子,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Cu+H2O2+4NH3=Cu+2OH-

(7)Au位于顶点,8×=1,Cu位于面心,6×=3,一个晶胞中含有一个AuCu3,晶胞体积为

a3×10-30cm3,Vm=Na3×10-30cm-3,ρ==,故答案为:1:3,

解析

解:(1)镓元素原子序数为31,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则,洪特规则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内层电子排布可用惰性气体表示,

故答案为:[Ar]3d104s24p1

(2)由于As4p轨道半充满,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Se,故答案为:Br>As>Se;

(3)键能越大,无氧酸酸性越弱,Se半径大于S,键长大,键能小,酸性强;价电子对数==3,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强,平面三角形;

(4)硅烷微粒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熔沸点高低与范德华力的大小相关,故答案为:硅烷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

(5)该配合离子形成了四条Φ键,故其杂化后形成了四条新的杂化轨道,故答案为:sp3;

(6)铜单质不与氨反应,则是由于过氧化氢将其氧化为Cu2+,含有空轨道,而氨可提供孤对电子,可形成配离子,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Cu+H2O2+4NH3=Cu+2OH-

(7)Au位于顶点,8×=1,Cu位于面心,6×=3,一个晶胞中含有一个AuCu3,晶胞体积为

a3×10-30cm3,Vm=Na3×10-30cm-3,ρ==,故答案为:1: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1990年以来,对C60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中有碱金属K与C60在回流的甲苯中搅拌反应,得到碱金属化合物K3C60.其晶体是由K+所构成的离子晶体,如图是K3C60的一个晶胞结构图,其中仅标出了在晶胞中的分布(为面心立方体),该晶胞中含K+数为(  )

A12个

B8个

C4个

D3个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该晶胞中C603-个数=8×=4,化学式K3C60中C603-和钾离子个数之比为1:3,所以该晶胞中钾离子个数=4×3=12,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家实验室一个研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中含有最简式为 CoO2 的层状结构,结构如右图(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示意图不符合化学式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中含有Co原子数为1,含有O原子数为=2,所以Co原子与O原子数之比为1:2,故A正确;

B、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中含有Co原子数为1=2,含有O原子数为4,所以Co原子与O原子数之比为1:2,故B正确;

C、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中含有Co原子数为=1,含有O原子数为=2,所以Co原子与O原子数之比为1:2,故C正确;

D、CoO2层状结构的晶胞中含有Co原子数为1,含有O原子数为=1,所以Co原子与O原子数之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种蓝色晶体,它的结构特征是Fe2+和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1)根据晶体结构特点,推出其化学式(用最简单整数示)______

(2)此粒子带何种电荷?______用什么样的离子可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的物质?______写出此电中性物质的化学式(用M+表示).______

(3)指出(2)中添加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什么位置?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亚铁离子个数=4×,铁离子个数=4×,CN-离子个数=12×=3,所以其化学式为:

[FeFe(CN)6]-

故答案为:[FeFe(CN)6]-

(2)根据(1)知,该离子带负电荷,用带正电荷的离子可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的物质,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M离子应该是一个正电荷,所以其化学式为M[FeFe(CN)6],

故答案为:负电荷;正电荷;M[FeFe(CN)6];

(3)根据化学式中M离子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1,则两个小立方体中含有一个M+离子,要使两个小正方体中含有一个M+离子,则M+离子位于每隔一个小正方体体心上,

故答案为:M+离子在每隔一个小正方体体心上.

解析

解:(1)亚铁离子个数=4×,铁离子个数=4×,CN-离子个数=12×=3,所以其化学式为:

[FeFe(CN)6]-

故答案为:[FeFe(CN)6]-

(2)根据(1)知,该离子带负电荷,用带正电荷的离子可与其结合成电中性的物质,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M离子应该是一个正电荷,所以其化学式为M[FeFe(CN)6],

故答案为:负电荷;正电荷;M[FeFe(CN)6];

(3)根据化学式中M离子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1,则两个小立方体中含有一个M+离子,要使两个小正方体中含有一个M+离子,则M+离子位于每隔一个小正方体体心上,

故答案为:M+离子在每隔一个小正方体体心上.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晶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