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共3409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的议会与国王的关系怎样?(2分)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2分)有何意义?(2分)
(3)现行英美两国的立法权都掌握在议会(国会)手中,这两个立法机构是如何产生的?(1分)这种方式体现出与雅典
民主政治的区别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关系: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2分)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
(2)原则:分权与制衡。(2分)
意义:防止专制,保证民主。(2分)
(3)产生方式:选举(1分)
区别: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1分)
近代英美民主政治是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1分)
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
——伯利克里
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我们的制度”包括哪些主要机构?(4分)
⑶你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6分)
正确答案
(1)指导思想: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2分)
(2)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4分)
(3)评价:积极方面: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和民主政治运作方式,调动了雅典人的能动性,促进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 :雅典民主与现代意义的民主不同,它仅仅是对公民集体而言的 而非公民则不能享受民主权利;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残忍地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6分)
略
阅读下列材料:
伯利克里在演讲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权力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①伯利克里认为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他执政时期的雅典是否具备这一特征?
③他对民主政治的看法是否有道理?
正确答案
①他认为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政权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②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所以具备这一特征。③有一定道理,直到现在仍然有现实意义。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这一概念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理解伯利克里的基本观点。然后结合课本中伯利克里为实行民主政治采取的措施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希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绸就已经输往希腊,希腊人民曾给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在中国,发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家喻户晓,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希腊船东率先冲破封锁,给中国人民运送了急需的物资和设备。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切。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材料二:《南京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事实上它成为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的关系的基础。(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近代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国家总共有23个,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尼泊尔、丹麦、葡萄牙、瑞挪共同体、瑞典、秘鲁、墨西哥、刚果、挪威、巴西、卢森堡。
——(侯中军《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
材料三:(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就赫德关于购买轮船的建议提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曾国藩全集》)“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曾文正公手写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李鸿章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致曾国藩的信中表示决心)“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机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丁日昌:《代李伯相上总署论制造火器书》)
材料四:中欧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1975年中欧建交为标志,双方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政治上,双方关系先后经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次飞跃。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6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文化上,双方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现在,双方互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摘自温家宝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回答:
(1)写出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以雅典为例)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并指出这一特征对各自文明在本国传承的主要影响(请说出理由)。根据材料一、二的有关内容,概述历史上的中希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派在对待西方近代文明(器物与技术)上前后认识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各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二、三内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欧怎样才能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你认为中国从中欧文明交流中获益最多的是哪一方面(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希腊文明:民主政治,隐含社会动乱,使希腊文明形成断层。
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人民彼此崇敬,希腊没有侵略中国(或“没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给予帮助。
(2)先是中国人自己仿造,后是引进外国技术产品。
(3)这些不平等条约客观上迫使中国逐步向近代化(或“政治民主化”)迈进;洋务派的这些认识有利于工业文明的开启。
(4)平等对话,不搞对抗,尊重差异,借鉴提高。第二小问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但要说出理由。(如“引进外国技术产品,从洋务时代到当代中国,欧洲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再如“经济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也有“民主”。最早提及的是《尚书》: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为民之主:而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之主。
——金观涛、刘青峰《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道:“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中。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其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杰出人物杰斐逊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取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正直的管理国家的唯一方法。”对十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
——马隆《杰斐逊及其时代》
(1)材料一中的“民主”与“民”分别指什幺?(4分)
(2)概述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并扼要指出伯利克里提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4分)
(3)据材料三,归纳杰斐逊的主要观点。(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雅典民主与美国民主的本质区别。(4分)
正确答案
(1)(4分)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
(2)(4分)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
(3)(2分)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
(4)(4分)前者是奴隶主贵族民主;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
略
(10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四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五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人说这说明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材料二中的制度的影响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2分)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1分)
正确答案
(1)三省六部制;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2)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古代雅典:集体决策
(3)海陆交错 、平原被山地切割 、海岸线长而弯曲、 岛屿众多等;民主政治
略
辉煌属于雅典!宏伟属于罗马!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请回答:(1)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政治文明方面的不同特点?(2分)
(2)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3)罗马法律影响深远。简述罗马法的历史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古罗马:罗马法是其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2分)
(2)雅典民主政治虽然尤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积极意义是主要的。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民主还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促进文化发展等等。(5分)
(3)规范了社会秩序,维系了罗马的统治;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如法律形式、审判原则等等(3分)注:学生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略
古希腊城邦的狭小,客观上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正确答案
A
试题分析:古希腊都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有利于公民集体参政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点评: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制的建立。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提供了一整套民主管理的新的方式,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的形势,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成为因袭、仿效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繁荣,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大师巨匠以及流传千古的杰作。这些与他们的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对思想文化有何影响?(6分)
(2)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有何影响?(8分)
(3)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客观进步性?(6分)
正确答案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崇尚和演说术的发展,并且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以及自然法思想。近代中国、日本的民法也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3)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公共工程,有效的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本题通过对比的方式主要考查了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而理解各自的文明特色。
(25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小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8分)
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小题2:“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7分)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小题3:据材料指出,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海伦·凯勒的理想对你有何启示?(6分)
小题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4分)
正确答案
小题1:希措: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分)。孔子提出了“仁”“礼”。(4分)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小题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3分)新气象: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4分)
小题3:影响:展示科技与工业发展的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世博会推动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人们的视野。(4分)启示: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人民从历史兴衰中感受生活。(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4: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话与交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
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
(1)古代中西方形成了哪些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00年到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亚洲“病夫”,中国和土耳其独立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文明模式;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原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社会经济形态不同(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2)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多元经济(近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政治上:被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戊戌变法)。思想上: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学器物、学制度以及先进思想传播)。
(3)主要原因:国情不同;领袖的重要作用。
(4)认识: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相互影响(碰撞);国情决定文明的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请回答
(1)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大陆居民精神气质时,有何相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都认为人的精神气质受地理环境影响,沿海居民进取心强,大陆居民有依赖性。
(2)合理。古希腊人多从事航海,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频繁: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安土重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人类文明受其影响:但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文化体系
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文化。从这一前提出发,世界文化共分为四个大的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体系,希腊文化体系。……这四个文化圈内各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同时各文化圈内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又都是互相学习的……文化的交流之所以能够推动双方的前进,还基于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总之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
——《季羡林的精神遗产》
问题:
(1)你认为图中所示的希腊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希腊文化圈内“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在哪里?它有怎样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影响:有利于商业贸易和航海殖民;对雅典城邦政治和多元文化产生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2)雅典;以民主政治而著称。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
(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
(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