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正确答案

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律,在公元前449年颁布的是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在4世纪初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的最终形成,属于课本基础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结合您所学的知识,谈谈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规定为蓝本起草的。英国的法律体系也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西方法律大都继承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源于罗马法。

(2)近代初期,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了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这些法律都以罗马法的理论为基础,从中发展并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自然权利。

(3)罗马法的影响还波及到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本题目的在于考查综合分析和拓展思维的能力。答案不是唯一的,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您的主观能动性,得出您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如果资料缺乏,您可以通过查找图书或上网搜集。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阐明了相关的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它对近代社会法律体系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此题,可以帮助了解近代法律发展演化的来龙去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共23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皇帝是帝国元首。……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摘自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材料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回答:

(1)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3分)《十二铜表法》明显地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平民的胜利?(2分)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两者对后世西方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两部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3分)

(3)除上述两部宪法外,在世界近代史上,还出现过哪些重要的宪法文献或民主政治文献?(至少举三个国家的文献。3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请说出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哪些制度构成?(3分)

(5)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5分)

正确答案

(1)肯定: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三大国家机关;民主运行方式;三场改革的重要措施。(3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原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诈平民。(2分)

影响:分别为后世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历史基础。(2分)

(2)特征:间接民主;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分权制衡。(2分。2点即可)

共同原因:政治上,普法战争引起两国政局变动;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3)文献:英国——《大抗议书》、《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国——《临时约法》。(3分。需正确答出三组国名和文献名)

(4)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5)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5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法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5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9表 不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罗马《十二铜表法》

(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十二铜表法》所体现的重要精神。(6分)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限制。

——英王詹姆士一世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英国《权利法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在王权和法律的关系上,国王和议会的认识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平平等;调解社会纠纷,缓和矛盾。(6分)

(2)詹姆士一世:“王在法上”,法律是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2分)导致议会与国王矛盾激化,爆发英国革命;(1分)

《权利法案》:“王在法下”,法律用以限制国王权力;(2分)促进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立。(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在罗马的历史上《十二铜表法》有什么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地位: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的基本法。

(2)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二是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3)作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系。观察该图,

回答问题。(12分)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奴隶制大田庄在东罗马帝国不占主要地位。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伊朗、印度有贸易关系,是“沟通东西方的金桥”,成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

——《罗马法论纲》

结合材料和已有知识分析评价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 12分)

正确答案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商业经济发达、人口的流动和移民的增多等因素促使了法制的产生。(如答其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查了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

罗马法从其产生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与古代罗马社会的政治模式,罗马的扩张需要对殖民地区的管理、古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古罗马社会结构、古罗马法律教育的兴起,职业法学家阶层的形成及罗马统治者对于法律的重视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9表  不得提案任何仅涉及某一个人的法律;如果处罚关系公民的人身或生命,必须由公民大会,且须由监察官审查登记之公民决定。一位合法任命的法官或仲裁人如果司法时有受贿情事,将受死刑之惩处……任何人不得将任何尚未定罪的人,置于死地。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人民版教材·必修Ⅰ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人民版教材·必修Ⅰ

(1)有人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这种看法合理吗?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看法。(4分)

(2)比较三段材料,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3分)

(3)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两部宪法性质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地位。(6分)

正确答案

(1)这种看法合理,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有一定积极作用.(1分)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而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3分)

(2)材料一是奴隶制政体,材料二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材料三是无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3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进步;(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以上法律条文能否真正限制贵族的特权? 为什么?(5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二铜表法》的看法。(5分)

正确答案

(1)不能。因为法律规定奴隶没有权利;而平民也不能与贵族通婚。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条文清晰,内容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它毕竟是一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我第六任和第七任执政官任期内(公元前28~前27年),在我平息内战之后,由于大家同意授予我绝对权力,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根据元老院法令,赋予我“奥古斯都”的称号作为奖赏……从那时起,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克罗德·尼科莱《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请完成:

(1)从材料中归纳赋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的原因。

(2)从材料中,“我辞去行使的权力,并把权力交还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

正确答案

(1)平息内战。

(2)仍保留了元老院,权力属于人民,说明共和国表面上仍保留下来。

(3)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等权力于一身,但仍然披着共和国的外衣。

第(1)问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在我平息内战之后”。回答第(2)(3)问的关键是对“我的权力超过所有的人,但是我的法定权力,从未超过其他每个行政官员,我的同事的权力”的理解,屋大维的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_____________判决二:___________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2)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启蒙思想家)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材料五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任意三条罗马法原则。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四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并据此从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与法制建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得缺席定罪;疑罪从无(或无证据不定罪);不得因言获罪(或言论自由、思想者无罪);谁主张谁举证;罪责自负。关系:继承与发展。

(2)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作用:保证了司法独立,并在坚持宪法的前提下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和立法权。相同点:人们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权利。

(3)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认识: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律要体现人民的意志,保护人民基本权利不受侵害;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4)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巩固国家政权;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其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六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塞罗关于“自然”和“法”的关系,应如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的历史作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威廉·格莱斯顿高度赞赏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依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材料五图中所示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观上述材料,你认为制定宪法或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认识:“自然”指理性的客观规律,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2)不可以。原因:罗马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3)权力:立法权。实质: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4)依据:1787年宪法规定了总统制的共和制政体和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原因:当时宪法存在忽视人民权利,特别是歧视妇女的倾向。

(5)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与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国家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作为古代国家,罗马缘何能够使私法获得如此大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最重要的因素。……罗马统治阶级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通过征服战争不仅攫取了巨额财富,还把数以万计战败国家的居民沦为奴隶,从而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刺激了奴隶制经济关系的发展。……罗马法也正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将商品经济中最本质的关系作了规定,使具有相同经济关系的后世国家能够继承,特别是使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中吸取、借鉴其精华。

——叶秋华《西方民法史上的“骄子”》

材料二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近代法国,也使人类民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古代中世纪的法学家们经过他们的努力使罗马法为人类民法的系统化法典化铺垫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成为孕育《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摇篮,那么,近代法国资产阶级则将这种努力直接变成了成功的果实。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成为人类民法史上一位倍受瞩目的时代“骄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传承罗马法的一部辉煌的经典,也使法国成为大陆法系的创始国和重要代表。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

——叶秋华《两方民法史上的“骄子”》

材料三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法精神的复兴,当然绝不可能是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在中国的重现和恢复。

——江平《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马法和《法国民法典》的相同之处,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回答法国人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复兴罗马法精神?为什么反对在中国重现和恢复两千年前两方古典法律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根源:罗马帝国长期的对外扩张;经济根源:奴隶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理由:罗马通过对外扩张获得大量财富和劳动力,促进了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样社会经济生活变得复杂化和纷争增加,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2)相同: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原因:罗马法的原则客观上符合近代资产阶级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法国民法典》的制定维护了法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

(3)原因:复兴罗马法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因: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是奴隶社会性质的,但罗马法精神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

下一知识点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