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读右图我国青年失业率(%),回答下列举措有利于解决图中问题的是(     )

①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

②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满足劳动力社会需求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④改善劳资双方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0.“创客”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从“创客”到创业,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需要(     )

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我国公有制主导地位

②政府搭建平台激励创业,安排“创客”就业

③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念,适应市场的需要

④社会支持创业,让创业者不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5.材料一           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高储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计算我国2013年人口抚养百分比(x%,其中x取整数),并分析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对我国企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下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大约是29%。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必然需要劳动者工资上涨,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下降,最终导致盈利水平下降。

(2)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一措施可以缓解人口红利丧失带来的抚养负担加重的问题,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弥补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

⑤长期来看,增加劳动力供给,改善人口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劳动与就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5.材料一:近几年,家庭农场蓬勃兴起。某农大毕业生小乐想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却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城里人不做做农民,不值;搞农业没前途;家里没钱支持你……

(1)联系国家政策,并运用《经济生活》观点,说服小乐家人支持其选择。

  材料二:小乐调查了当地家庭农场经营情况后发现,多数农场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知名度,抗市场风险能力低;大部分农场主文化水平不高,习惯用传统方式经营管理;雇工劳动技能水平有限,农场劳动生产率低下……

(2)这一调查结果对小乐创办家庭农场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1)

①国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做农民并不低人一等。

②中央连续出台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前景光明。

③政府给予家庭农场财政、税收、信贷等支持,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解决资金困难有办法。

(2)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实行多样化经营,塑造品牌产品。

②要培养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依靠管理创新和专业知识打造现代化农场。

③加强对雇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场劳动生产率。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要(    )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

D党和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2.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5 分

16.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国家将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使宏观经济决策更加“心中有数”。政府保就业(    )

①是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③能更好地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随着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年轻人通过开店自己当老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年轻人开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自主创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促进络经济发展

C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其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D改变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作用弱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劳动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201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批示称: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换人”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机器换人”的实施将( )

①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提高素质和技能

②减少用工数量,根除招工难、用工贵问题

③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

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机器换人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未来有很多人工工作岗位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这就要求劳动者提高职业素质和水平,机器人进入工作岗位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减少用工数量,但是不能根除招工难问题,③选项中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表述错误,因此②③排除,故选D。

考查方向

企业和劳动者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时候,把握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仔细阅读材料,吃透材料隐含的信息,第二,找出表述错误的选项直接排除,第三选出符合材料意思的正确选项,这样三步做来,一般都会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由于一些岗位是机器人所无法完成的,因此使用机器人不能够根除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这是此题的一个易错点。

知识点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劳动与就业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6、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由此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劳动力供给,形成人口新红利  

②带动食品、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

③促进平等就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④促进人口激增,迅速化解房地产库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形成人口新红利,带动食品、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 ,但是不会促进人口激增,不会迅速化解房地产库存,所以①②当选,④错误,排除,③属于无关选项。

考查方向

考查二孩政策的经济意义

解题思路

审读材料,运用排除法,排除无关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易错点

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放开二孩可以补充人口红利,不会促进人口激增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劳动与就业
下一知识点 : 劳动光荣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劳动与就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