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B正确;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手中有水分能与Na反应,腐蚀皮肤,故C正确.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别含有下列各物质的废弃试剂,倒在同一废液缸中不会引起实验室污染或危险的一组是(  )

A氨水和氢氧化钠

B硫酸铵和氯化钡

C硝酸亚铁和盐酸

D电石和盐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氨水和氢氧化钠混合能使氨气挥发,故A错误;

B.硫酸铵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铵,能倒在一起,故B正确;

C.硝酸亚铁和盐酸反应生成NO,NO为空气污染物,则不能倒在一起,故C错误;

D.电石中的杂质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污染空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安全第一,该说法合理,故B正确;

C.给锥形瓶、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但是有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C错误;

D.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孔,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不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硫酸溶液中和

D酒精灯不慎着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温度对溶液的体积有影响,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

B.由于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够导致人或牲畜中毒,污染地下水,所以不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应该倒入指定的回收缸中,故B错误;

C.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硼酸溶液,故C错误;

D.酒精灯不慎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即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但是不可用水扑灭,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盐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故B错误;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保证实验安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