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13分)

(在评价梭伦改革时)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4分)

(2)《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4分)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

(3)新中国政治体系基本框架的构成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它为什么适合我国国情。(5分)

正确答案

(1)内容:按照财产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1分)所有等级的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1分)不同等级享有不同权利,(1分)应尽不同义务。(1分)

(2)特征:具有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1分)实行三权分立或权力制衡;(1分)实行选举制、(1分)任期制。(1分)

(3)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原因(2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取得当家作主的地位;适应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需要。

试题分析:(1)此问可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回答:梭伦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按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等级,每个等级的公民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2)从材料“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可以看出法国实行选举制,立法权和行政权等由不同的机构行使,体现了分权原则等。(3)此问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有三部分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每部分的地位和意义都需要掌握。

点评: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一样,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制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率先确立的民主制度,主张权力的制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国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的加深,探求救国之路不断地进行努力着,民国的创立就是典型的代表。中华民国的创立对中国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历史阶段和国情的不同,民主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最终建立了特殊的民主制度,今天民主文明更是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多样性的文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惟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由于法国革命具有这种特殊的经典性,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自然也非同一般。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当法国大革命开始之时,此前的15年中已经发生了很多动荡,他们动摇了美洲和欧洲的社会秩序。其中最重要的风暴发生在北美,那里的英国移民反叛伦敦,并在1776年宣布独立。在欧洲,1770——1780年间的骚动呈现出两种面目,这与欧洲大陆两部分之间既存的反差有关:在它的“东方部分”,社会主要由被奴役的农民构成,而其西方部分则更为发达、更为自由。……(19世纪初)法兰西共和国已经死亡,而在整个旧大陆,这个共和国的继承者和旧制度力量之间产生了对抗,前者就是拿破仑体制,它捍卫了共和国统一化和理想化的建设成果,但放弃了政治和宗教方面再生的抱负;而后者在法国军队尚未渗入的地方看起来仍然是安然无恙。从逻辑上说,法国大革命的身影掩盖了它此前或随后的各次运动。但这些运动同样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雅克·索雷《18世纪美洲和欧洲的革命》评述材料中关于法国大革命对民主制度发展的影响的论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正确答案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

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材料一的观点:法国大革命开启了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论述角度: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传统体制的冲击和对世界其他地区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的观点:法国大革命对政治民主化潮流影响有限。论述角度:法国大革命前美洲和欧洲的社会秩序已受到极大冲击;法国大革命后引发了法国国内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长期争斗,社会动荡;其他地区的社会运动对民主政治化潮流影响同样深远。

(能从材料中正确提炼观点,得3分,完全抄录原文且观点正确得2分;每个论述角度且与史实结合、论证合理得3分)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首先要概括材料当中的观点,法国大革命开启了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或者法国大革命对政治民主化潮流影响有限;之后选择合理的史实进行论述第一种观点,从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传统体制的冲击和对世界其他地区民主政治的影响的角度来论述;第二种观点要从法国大革命前美洲和欧洲的社会秩序已受到极大冲击;法国大革命后引发了法国国内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长期争斗,社会动荡;其他地区的社会运动对民主政治化潮流影响同样深远的角度来论述。

点评:观点评论类题目类似于历史小论文,要表述成文,符合逻辑,不能简单列举。解题思路为:1、找(紧扣评论对象,找出材料观点)2、评(明确自己对观点的看法,正确、错误、片面等)3、论(论证自己的观点,①要合理引用史实:可以是材料中的,也可是所学知识;②多角度论证: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也可以是内外因国内国际因素,或与该事件有关的多个主体;③史论结合)4、综(总结升华,可以点明观点实质,也可引入史观或历史评价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行不通……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法国在共和制确立前的政权演变过程如下:法兰西王国(843~1792)(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出现反复较量的原因是什么?较量过程所围绕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10分)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什么比前两个共和国“长寿”?(4分)

(3)英法两国的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充满着曲折性、长期性和反复性,但民主最终取代了专制。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4分)

正确答案

(1)阶段:共和制度、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等四个阶段。原因: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强大;封建势力还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根本性问题: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共和派掌握了政府的关键职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个集团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议会中占据了多数的席位。

(3)历史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世界各国的仁人志士通过长期斗争获得的成果;民主必将取代专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各国国情不同,不同民主政体的确立也因国情而异。(任答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制已名存实亡”“1660年”“复辟解决”“光荣革命”等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从资本主义力量和封建势力的对比来思考;第三小问的“根本性问题”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2)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1875年宪法确立的意义。第(3)问的认识可以从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各国政体选择等几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点评:英法确立民主政治有着相似性。两国都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君主专制统治,都是通过立法的手段确立新的政体,都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是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的是共和制。这给我们以启示:确立政体必须要符合本国的国情。

下一知识点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