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民主完成了从思想层面到法律层面以及政治实践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1)洛克是17世纪英国思想家。他认为立法者与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分)

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来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4分)

(2)资料所说的《宣言》,系指哪部历史文献?(2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法国“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意图何在?(2分)

(3)麦迪逊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主要制定人。他对“共和政体”的定义可以分解为哪几个要点?(不得抄原文)(2分)这一定义在美国宪法中是否得到体现?请举2例说明。(2分)

正确答案

(1)关系:立法者的权力由人民委托。斗争方式:议会内部争斗;武装斗争;发动宫廷政变;制定法律。

(2)文献:《人权宣言》。核心内容:人权与法治。意图:以国家宪法的最高法律权威肯定和承继《人权宣言》的理念精神;巩固和承继大革命的成果。

(3)要点:国家权力来自社会大多数;国家管理者直接或间接地由人民任命;国家管理者的任命有期限限制。

体现:总统由人民间接地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均由选举产生,有任期期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材料一:

材料二: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与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作大臣的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俾斯麦对议会——资产阶级的强硬行动,一方面是打击资产阶级的统治欲望,另一方面也是策略,为了使资产阶级屈服……他明白他手中握有最大的王牌……王牌不仅使他同资产阶级的纠纷烟消云散,不仅普鲁士的资产阶级会径直拜倒在他的膝下,德意志各邦的资产阶级也会趋之若骛。

——丁建弘著《德国通史》

材料三:“大势趋变、变而不同、殊途同归”下图是某位历史爱好者将法国宪法规定的权力运行方式用图表达。

问题:

(1)《德意志之歌》和《马赛曲》的歌词反映出德法两国人民的什么政治理想?德法两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提出不同的诉求,请阐述两国所处的共同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大臣的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这句话表明了俾斯麦的什么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说出你对“王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1)的内容,并说出你对法国宪法权力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德国:“德意志至高无上”“统一”;法国:推翻专制暴政。共同的时代背景:18——19 世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已先后影响欧洲大陆,启蒙运动大大提高了人民的觉悟,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

(2 )表明俾斯麦不希望普鲁士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王牌”发动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并以此为资本,要求资产阶级议会接受强大的王权。

(3 )(1 )处应填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法国1875 年宪法”理解:1875 年冲破了君主专制的樊篱,又用分权来防范专制;众议院又立法权,而众议院是由普选而产生;此图没有体现处司法权;为法国社会全面的现代化转型铺平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儒家学说也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This common liberty is a consequence of man's nature.Man's first law is to watch over his own preservation;his first care he owes to himself.  

 ——Rousseau, Social Contract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要推崇中国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是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倡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欧美国家曾发表过哪些文献体现了材料二的观点,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掀起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德意志帝国正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莱布尼茨赞誉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国的统一。法国的封建等级森严,教会势力强大,伏尔泰借此抨击封建教会和专制王权。 

(2)卢梭。他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

(3)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也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了舆论动员;启蒙运动也为资本主义国 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面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在各自国家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三大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至圣”;苏格拉底: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3)学术觉悟: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都介绍西方先进技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政治觉悟: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伦理觉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法国革命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路易十四认为自己是“天主在人间的代表”,王权神圣,它具有判断“正确无误”的特性。“可以倾听和咨询御前会议的意见,但必须自己作出决定”。“国王是绝对的主人”。

(1)当时法国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藏于巴黎卡纳瓦莱博物馆的名画, 名为《但愿这场游戏很快结束》。  

(2) “游戏结束”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主权……属于国民,任何一部分人民或任何个人皆不得擅自行使之。”……“在法兰西,只有法律拥有最高权威,国王仅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国王是王国全部行政权力的最高首脑。”……“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由立法议会或国王行使。”

——摘自法国《1791年宪法》

(3)总结1791年宪法确立的政治原则。与材料一相比,法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图表(一):1848年革命后法国总统选举情况调查表

  图表(二):法国政权更替示意图

  图表(三)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示意图

(4)分析图表(一)拿破仑侄子波拿巴以高票当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这说明了什么?图表(二)(三)粗略示意出法国近代政治发展历程,概括其发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2)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3)主权在民,分权制衡 法治。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4)法国民众(特别是在资产阶级)中,君主制的传统根深蒂固,曲折和艰难。

下一知识点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