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G→Q十NaCl

(2)Y十NaOH→G十Q十H2O

(3)Q+H2OX+H2

(4)Z十NaOH→Q十X十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G→Q十NaCl中,NaCl中Cl元素为-1价,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Q>G>-1,

(2)Y十NaOH→G十Q十H2O中,结合(1)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Q>Y>G,

(3)Q+H2OX+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Q,

(4)Z十NaOH→Q十X十H2O中,结合(3)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Z>Q,

所以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GYQZX,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漂粉精在空气中长期露置时会变质,则其变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把1molNa和1mol Mg分别投入到过量且等体积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质量关系为ma______m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②标准状况下,1.00L水(密度:1.00g•cm-3)吸收______L的HCl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正确答案

Ca(ClO)2+CO2+H2O=CaCO3↓+2HClO

等于

11.9

353

解析

解:(1)因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漂粉精中的Ca(ClO)2与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符合强酸制弱酸.

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0.1mol的Mg为2.4g,置换出0.1mol氢气即0.2g的氢气,差量为2.4g-0.2g=2.2g,即溶液增重2.2g;0.1mol的Na为2.3g,置换出0.05mol氢气即0.1g的氢气,差量为2.3g-0.1g=2.2g,即溶液增重2.2g,而原来盐酸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等于

(3)①设盐酸的体积为VL,则溶质的质量为V×1000mL×1.19g•cm-3×36.5%,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1.9Vmo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②1.00L水(密度:1.00g•cm-3)的质量为1000g,设HCl气体的体积为VL,则

W=×100%=×100%=36.5%,解得V=353

故答案为:35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将依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产生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氯水所含的下列哪种微粒无直接关系(  )

AHClO

BH2O

CCl-

D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含H+显酸性,溶液变红,含HClO具有漂白性,后来溶液褪色,

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含Cl-,生成AgCl沉淀,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溴、碘同属于周期表中的ⅦA族,在上个世纪,人们很早就制得高碘酸及其盐,但得不到含+7价溴的化合物,1968年,化学家用发现不久的XeF2和KBrO3首先制得纯净的KBrO4晶体.

(1)高碘酸盐(IO65-)能在酸性条件下将Mn2+氧化为MnO4-(本身被还原成I03-),其反应平稳而迅速,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2)在25℃,已知pH=2的高碘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mol•L-1的碘酸或高锰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则高碘酸是______;高锰酸是______(填“强酸”或“弱酸”).

(3)写出XeF2和含KOH、KBrO3的水溶液反应得到KBr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弱酸

强酸

XeF2+2OH-+BrO3-=BrO4-+Xe+2F-+H2O

解析

解:(1)高碘酸根离子得电子作氧化剂,锰离子失电子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和锰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故答案为: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2)pH=2的高碘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氢氧化钠是强碱,等体积混合时,若溶液呈中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高碘酸是强酸,但实际上混合溶液呈酸性,这说明高碘酸又电离出部分氢离子,所以高碘酸是弱酸.

pH=12的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1,当0.01mol•L-1的碘酸或高锰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呈中性,说明碘酸或高锰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的体积相等,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高锰酸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所以是强酸.

故答案为:高碘酸是弱酸;高锰酸是强酸.

(3)根据KBrO3和KBrO4中的溴的化合价分别是+5价、+7价,所以由KBrO3生成KBrO4,KBrO3失电子作还原剂,所以XeF2得电子作氧化剂,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只能是Xe元素得电子生成单质Xe,同时有水生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XeF2+2OH-+BrO3-=BrO4-+Xe+2F-+H2O.

故答案为:XeF2+2OH-+BrO3-=BrO4-+Xe+2F-+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可用来漂白、杀菌消毒的是(  )

A次氯酸钠

B过氧化钠

C氯水

D含碘食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C中物质具有强氧化性,C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则A、B、C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而含碘食盐不具有强氧化性,则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单质硫的同素异形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氯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