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写出产物即可不需要配平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由此推测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说明生成I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进一步氧化,生成HIO3,同时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的方程式为5Cl2+I2+6H20=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0=2HIO3+10HCl;

(2)在Cl2+I2+H20→HIO3+HCl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I2

(3)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将KI换成KBr,则生成Br2,则CCl4层变为棕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氧化性HBrO3>Cl2,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则有Cl2>HIO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HBrO3>Cl2>HIO3,故答案为:棕;HBrO3>Cl2>HIO3

解析

解:(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说明生成I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进一步氧化,生成HIO3,同时氯气被还原为HCl,反应的方程式为5Cl2+I2+6H20=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0=2HIO3+10HCl;

(2)在Cl2+I2+H20→HIO3+HCl反应,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I2

(3)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将KI换成KBr,则生成Br2,则CCl4层变为棕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氧化性HBrO3>Cl2,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则有Cl2>HIO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HBrO3>Cl2>HIO3,故答案为:棕;HBrO3>Cl2>HIO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将Cl2通入到石灰乳中,当有12mol电子转移时,理论上制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右图所示的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因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溶解度小,故A错误;

B、因Cl2通入到石灰乳中: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molCl2转移电子4mol,产生1molCa(ClO)2,所以有12mol电子转移时,理论上制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B正确;

C、干燥的Cl2与铁不反应,但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

D、因由NaCl→NaHCO3→Na2CO3,这两步转化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合乎实际并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Na在Cl2中燃烧制NaCl

B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HCl

CCl2与石灰乳作用制漂粉精

DH2和Cl2充分混合光照制HCl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化钠不适合用钠在氯气中燃烧制取,第一,氯气有毒,很难控制反应,可能有气体溢出会污染大气,第二钠的价格较高,成本高,第三钠在氯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故不适合工业上制取氯化钠,故A错误;

B.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是氯气,得不到氯化氢,故B错误;

C.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即漂白精的成分,是一种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正确;

D.氢气和氯气都是气体,不要以控制反应,而且,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危险;氯气有毒易造成大气污染,不适合工业上制取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氯酸钠

B氟化氢在空气中呈现白雾,这种白雾有剧毒

C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D氟气通入水中有氧气生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次氯酸盐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的成分有次氯酸钙、氯化钙,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氯酸钙,故A错误;

B、HF具有吸水性,氟化氢气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呈现白雾,该物质有很大毒性,故B正确;

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而不是碘离子的性质,故C错误;

D、氟气能和水剧烈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实验中常进行酸化或碱化处理,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

A配制硝酸银溶液时,用盐酸酸化

B配制酸性KMnO4溶液时,用盐酸酸化

C将淀粉置于稀硫酸中加热,加NaOH溶液至强碱性,再滴入碘水,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D卤代烃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以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配制硝酸银溶液时,不能用盐酸酸化,应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而导致硝酸银变质,故A错误;

B.酸化高锰酸钾不能用盐酸,因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导致高锰酸钾变质,故B错误;

C.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直接加入碘水,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检验,因碘在碱性条件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显现不明显,故C错误;

D.卤代烃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用硝酸酸化,防止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AgOH而影响实验现象和结论,故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单质硫的同素异形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氯离子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