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mL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8滴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

B实验室制乙烯:将浓硫酸与无水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后迅速加热至170℃

C制取溴苯:将铁屑、液溴、苯充分混合后加热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植物油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向相同浓度的NaBr、NaI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I)>Ksp(AgBr)

B在3mL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溴水,没有沉淀生成,说明苯酚没有和溴水反应

C向某有机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然后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氯元素

D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将苯、液溴、铁粉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反应并生成溴苯

B将碘酒滴加到土豆上出现蓝色

C蔗糖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Cu(OH)2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

D在鸡皮上滴入少量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g 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 SnCl2溶液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Ksp[Cu(OH)2]>Ksp[Mg(OH)2]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仪器分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其他物质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