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共1284题
I:有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______.
(3)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Ⅱ:现有①铁片 ②NaCl ③氨水④醋酸 ⑤酒精 ⑥KOH ⑦NH3⑧CuSO4•5H2O晶体,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只填编号).
Ⅲ:①与25.5g氨气所含氢原子数相同的硫化氢的质量是______,与25.5g氨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硫化氢在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_.
②8.4g 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x值为______.
VI:(1)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Na2O2与盐酸反应放出氧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I:(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反应②得出氧化性是:KMnO4>Cl2,根据反应①得到的还原性顺序是:SO2>HCl,故答案为:KMnO4>Cl2;SO2>HCl;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是硫酸,还原产物是盐酸,二者的质量比为98:73,故答案为:98:73;
(3)反应②中氯化氢生成氯气表现还原性,生成氯化钾、氯化锰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故答案为:ab;
II:②④⑥⑧是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⑦是在水溶液和熔融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①③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④⑥⑧;⑤⑦;①③;
III:①设:与25.5g氨气所含氢原子数相同的硫化氢的质量是m,则×NA=
NA,解得:m=76.5g;与25.5g氨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硫化氢在标况下的体积是V,则
×NA=
×3×NA,解得V=44.8L,故答案为:76.5g,44.8L;
②分子数之比为3:2,所以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7:12,而N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Rx相对分子质量=28×
=48,
又因为两者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即3×2=2x,
得x=3,故答案为:3;
VI、(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二氧化锰氧化,本身被还原为水,即MnO2+H2O2+2H+═Mn2++2H2O+O2↑,故答案为:MnO2+H2O2+2H+═Mn2++2H2O+O2↑;
(2)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并放出氧气,即2Na2O2+4H+═4Na++2H2O+O2↑,故答案为:2Na2O2+4H+═4Na++2H2O+O2↑.
解析
解:I:(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反应②得出氧化性是:KMnO4>Cl2,根据反应①得到的还原性顺序是:SO2>HCl,故答案为:KMnO4>Cl2;SO2>HCl;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是硫酸,还原产物是盐酸,二者的质量比为98:73,故答案为:98:73;
(3)反应②中氯化氢生成氯气表现还原性,生成氯化钾、氯化锰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故答案为:ab;
II:②④⑥⑧是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⑦是在水溶液和熔融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①③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④⑥⑧;⑤⑦;①③;
III:①设:与25.5g氨气所含氢原子数相同的硫化氢的质量是m,则×NA=
NA,解得:m=76.5g;与25.5g氨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硫化氢在标况下的体积是V,则
×NA=
×3×NA,解得V=44.8L,故答案为:76.5g,44.8L;
②分子数之比为3:2,所以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7:12,而N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Rx相对分子质量=28×
=48,
又因为两者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即3×2=2x,
得x=3,故答案为:3;
VI、(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二氧化锰氧化,本身被还原为水,即MnO2+H2O2+2H+═Mn2++2H2O+O2↑,故答案为:MnO2+H2O2+2H+═Mn2++2H2O+O2↑;
(2)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并放出氧气,即2Na2O2+4H+═4Na++2H2O+O2↑,故答案为:2Na2O2+4H+═4Na++2H2O+O2↑.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As为砷元素)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
(2)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1mol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
a.氧化性:KBrO3>H3AsO4 b.H3ASO4是还原产物
c.还原性:AsH3>X d.K2SO4和H2O是还原产物
(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和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正确答案
解:(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KBrO3是氧化剂,AsH3变成了H3AsO4,所以AsH3是还原剂,故答案为:AsH3;
(2)设X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0.2mol(5-x)=1mol,所以x=0,故X为Br2,故答案为:Br2;
(3)a、反应中KBrO3是氧化剂,H3AsO4是氧化产物,氧化性为KBrO3>H3AsO4,故a正确;
b、AsH3变成了H3AsO4,砷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H3ASO4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
c、AsH3是还原剂,Br2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AsH3>Br2,故c正确;
d、K2SO4和H2O中的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ac.
(4)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砷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到+5价,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溴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到0价,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数目得相等,所以转移40e-,故答案为:.
解析
解:(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KBrO3是氧化剂,AsH3变成了H3AsO4,所以AsH3是还原剂,故答案为:AsH3;
(2)设X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0.2mol(5-x)=1mol,所以x=0,故X为Br2,故答案为:Br2;
(3)a、反应中KBrO3是氧化剂,H3AsO4是氧化产物,氧化性为KBrO3>H3AsO4,故a正确;
b、AsH3变成了H3AsO4,砷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H3ASO4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
c、AsH3是还原剂,Br2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AsH3>Br2,故c正确;
d、K2SO4和H2O中的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ac.
(4)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砷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到+5价,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溴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到0价,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数目得相等,所以转移40e-,故答案为:.
根据反应X2+2HY=2HX+Y2,X2+2HZ=2HX+Z2,Z2+2HY=2HZ+Y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X2+2HY=2HX+Y2,氧化剂是X2,还原剂是HY,氧化产物是Y2,还原产物是HX,氧化性大小:X2>Y2,还原性HY>HX,
X2+2HZ=2HX+Z2,氧化剂是X2,还原剂是HZ,氧化产物是Z2,还原产物是HX,氧化性大小:X2>Y2,还原性HZ>HX,
Z2+2HY=2HZ+Y2,氧化剂是Z2,还原剂是HY,氧化产物是Y2,还原产物是HZ,氧化性大小:Z2>Y2,还原性HY>HZ,
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X2>Z2>Y2,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Y>HZ>HX,
A.通过以上分析知,物质氧化性:X2>Z2>Y2,故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知,物质还原性:HY>HZ>HX,故B正确;
C.氧化性:X2>Y2,所以反应Y2+2HX=2HY+X2不能发生,故C错误;
D.Z2的氧化性小于X2大于Y2,所以Z2可能有氧化性,也可能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即还原,故A正确;
B、还原性的强弱和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金属钠和金属铁,钠的失电子数一定比金属铁的失电子数少,但是金属钠的还原性强,故B错误;
C、有的阳离子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如Fe2+,可以被氧化为Fe3+,还可以被还原为Fe,故C错误;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是S的最高价态,但是硫酸钠性质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据以下判断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①Fe+CuCl2=FeCl2+Cu ②2FeCl3+Cu=2FeCl2+CuCl2(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Cl2为氧化剂,氧化性Cu2+>Fe2+,
②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则FeCl3为氧化剂,氧化性Fe3+>Cu2+,
则各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3+>Cu2+>Fe2+,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