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 共146题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北京西北方向约230千米的某滑雪场”图,回答问题。
简述该地开发滑雪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距最大客源地北京较近,且交通便利;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5分)山地滑道坡度适当;森林茂密生态环境比较好。(5分)
试题分析:本题从资源价值、基础设施、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以及景观本身特征分析。滑雪必须有一定的积雪,并且存雪时间长,北京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气候寒冷,降雪量大,存留时间长;距客源地近,交通便利,经济价值高。
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有利条件
(10分)旅游地理
图12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
分析该地旅游规模较小的原因。
正确答案
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2分)远离客源地;(2分)交通不便;(2分)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2分)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分)
试题分析:从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地理位置偏远(在北极圈附近)、交通不便利、距离客源市场(欧美国家)远,吸引半径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旅游旺季时间段(纬度高,气候寒冷)等来分析即可。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借此大好时机,海南省利用优越的旅游资源,向游客推出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如热带海滨度假游、黎苗族风情观光游、南中国海潜水游、生态田园乡村游、热带动植物观赏游、万泉河漂流、碧海深情海洋世界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海南岛旅游观光,这将极大地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材料二: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海南旅游开发的窗口,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2/3以上。下图为三亚市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图,数值代表到三亚旅游人数占本省出外旅游总人数百分比。
(1)写出海南省开发旅游产品所依托的水文景观。(2分)
(2)据图分析三亚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4分)
(3)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热带海洋景观(1分)、万泉河景观(1分)
(2)海南旅游客源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或尤以广东、浙江、辽宁、上海、北京等省市比例较高。(2分)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距离遥远,交通成本较高。因而,客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分)
(3)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控制游客数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
环境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4分,每点l分,答出其中4点可得满分)。
略
选作题(10分 )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5日,国庆长假过半,贵州旅游多地出现井喷现象,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于住宿吃紧,5日已紧急协调了2000多个学生宿舍的床位及免费帐篷供游客居住,并通过劝返、分流游客15万人等方式缓解景区接待压力。2013年10月2日邻省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 事实上,除了九寨沟,此次黄金周在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著名旅游景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接待人数超载问题。
材料二 据贵州荔波县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姚先生介绍,2013年10月“十一”期间,景区内的垃圾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游客丢弃的卫生纸、塑料袋和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景区内的卧龙潭、龟背山、水上森林等人流较多的景点,都是垃圾污染的“重灾区”。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垃圾污染”、“九寨沟滞留事件”等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4分)
(2)为避免类似上述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不利影响:游览环境污染;游览质量下降;旅游区声誉下降;游客耗时较多;安全隐患增加。(4分)
(2)措施: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答对3点得6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景区明显出现了游客人数超载问题。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会导致游览环境污染,游览质量下降。旅游区声誉下降,游客耗时较多,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对景区带来不利影响。
(2)要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就要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优化游览线路,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而不是集中在少数的几个节假日。
扬州瘦西湖公园湖心有一亭,名为“吹台”。此亭四壁皆有洞门,如下图所示,其中一洞为正圆形,衔“五亭桥”横卧波光;另一洞呈椭圆形,内收湖畔竖立的白塔。(7分)
小题1:图反映的构景法是__ ,苏州园林也常使用此造景法的原因是 (选择填空)
小题2:“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说明欣赏瘦西湖的最佳时间是 ;“烟花三月下扬州”说明游览扬州的最佳季节是 ;其中的“下”所指的方向是从 ____。
小题3:在江南园林中,有山有水必有桥。园林中的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也有造景作用。请在下图所示的池塘中,以A、B为起止点设计一座桥,要能产生扩展空间、移步换景的效果,用实线画出桥的示意图。
小题4:园林中的桥,桥身多贴水而建。下列说法不符合其设计理念的是 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框景法(1分) C(1分)
小题2:农历十五明月夜(1分) 春季(1分) 北到南(1分)
小题3:图略(1分)
小题4:B(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图反映的构景法是框景法,苏州园林也常使用此造景法的原因是多角度获取景观的精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说明欣赏瘦西湖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十五明月夜;“烟花三月下扬州”说明游览扬州的最佳季节是春季;其中的“下”所指的方向是从北到南。
小题3:桥的修建应该曲折。可以产生扩展空间、移步换景的效果,
小题4:园林中的桥,桥身多贴水而建。其设计理念的是利用亲水观景,易于赏荷观鱼,恍如凌波荡漾。不是便于日常取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