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地理
- 共126题
37.下图为东南亚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河美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该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称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出国境后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2002年中国和东盟双方一致决定对该河流域进行合作开发,其上游河段主要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该流域居住着90多个民族,建筑、风情、服饰、宗教习俗各不相同。从河源到河口涵盖了除沙漠外所有气候、景观,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对其开发主要是将其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流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B.海域中散布着众多的岛礁,它们在成因上属_____________________。马来群岛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海底埋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储量可与波斯湾媲美。
(4)20世纪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开始发展,请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不利因素。
(5)试述中国与东盟诸国开展贸易交流的原因及经济与政治意义。
正确答案
(1)
①流经国家多
②沿岸风光绮丽,景色迷人 澜沧江 湄公河
(2)水力 黄金水道 黄金旅游线路
(3)珊瑚礁 大陆岛 石油、天然气
(4)
原因: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经济持续增长。
不利因素: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经济风险增加。
(5)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经济意义:
①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本地区国家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②可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③可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政治意义: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国家周边环境的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海是东盟各国、欧洲各国、美日俄澳等主要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60%的外贸运输从南海经过。
(1)据图文资料说出南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右图是左图中A区域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试分析该河段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丽江雪桃产自中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克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3)依据资料简述丽江雪桃天价水果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同时在果园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请简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气温:温和(或冬暖夏凉),年较差小。降水:降水丰沛,年内分配不均匀,集中在6-9月份。
(2)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量丰富;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境内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生物的生存;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自然生态保存较完整。
(3)降雨集中,水灾频发;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板块构造活动频繁,山体松散、岩体破碎、边坡稳定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雪崩等灾害多发;公路修建成本高、难度大;位居西南边疆地区,位置偏远;经济落后,技术条件差。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 图4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图示两区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读下图,我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L南北跨纬度约15°,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其原因。
(2)与M地区西部接壤的国家乌克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素有“欧洲粮仓”之称,试分析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3)里海北部沿海有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注入,但却有沙漠分布,试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该河流流经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出现汛期。由于南北跨纬度大,南部纬度低,气温升高较快,积雪融化更早,最早出现汛期。河流北部地区纬度更高,气温上升慢,积雪后融化,汛期出现推迟。
(2)自然条件:离大西洋较近,降水较充足;地处东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地处东西欧交界,有广阔的市场;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3)里海北部沿岸地区虽距海较近,但因地势低平,大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风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而降水量较少;因地势低而气温高,导致蒸发量较大;河流上中游的用水量大,造成下游缺水。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 读印度、巴西两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两国地形的共同特征是()和() 。
(2)巴西北部城镇较少,东南部城镇较多,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3)印度、巴西钢铁工业较为发达。简要叙述其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4)中印经济互补性强。目前,我国每年需从印度进口棉花。据图分析印度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位于南部,平原位于北部
(2)北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过于炎热潮湿,人口稀少。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矿产丰富
(3)煤、铁资源丰富;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利。
(4)地处热带地区,水热充足;棉花生长晚期,降水减少,又处于背风地带,气候干燥,利于采摘;劳动力丰富等
解析
略
知识点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地理形势与苏门答腊岛地形。
材料二 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而短小的原由。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正确答案
(1)走向:西北—东南向。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河流多呈西南东北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
(4)大面积开发油棕榈林必然导致雨林的毁坏,这将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变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单纯地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山脉走向即分水岭,分水岭两侧河流向两边流,东北一侧河流向东北流注入海洋,西南一侧河流短小,向西南流注入海洋,图中经纬线可判断方向,因此图中岛屿西南一侧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分水岭。
(2)河流多少与气候降水关系最大,河流长短与岛屿面积大小有关。该岛地处赤道,常年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并且岛屿面积比较小,因此河流短小。
(3)考察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此题从气候、地形、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地形利于排水;沿海港口多,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4)利用好植被中热带雨林破坏的景观信息。大面积开发油棕导致雨林被毁,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生态恶化,出口棕榈油附加值低。
知识点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地理形势与苏门答腊岛地形。
材料二 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而短小的原由。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正确答案
(1)走向:西北—东南向。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河流多呈西南东北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
(4)大面积开发油棕榈林必然导致雨林的毁坏,这将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变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单纯地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山脉走向即分水岭,分水岭两侧河流向两边流,东北一侧河流向东北流注入海洋,西南一侧河流短小,向西南流注入海洋,图中经纬线可判断方向,因此图中岛屿西南一侧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分水岭。
(2)河流多少与气候降水关系最大,河流长短与岛屿面积大小有关。该岛地处赤道,常年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并且岛屿面积比较小,因此河流短小。
(3)考察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此题从气候、地形、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地形利于排水;沿海港口多,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4)利用好植被中热带雨林破坏的景观信息。大面积开发油棕导致雨林被毁,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生态恶化,出口棕榈油附加值低。
知识点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洽谈,其中“莫斯科—喀山—北京”的高铁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三国,全长超过7000公里,是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试点项目。
材料二 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莫斯科—喀山—北京高铁线、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和中俄原油管道”。
材料三 下图为“俄罗斯概况”图。
(1)分析俄罗斯鄂毕河下游大面积沼泽分布的原因。
(2)比较①与③两类条运输线路。
(3)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和_______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4)分析中俄原油管道对我国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存在;有凌汛。
(2) ① 优点:连续性强、运量大;缺点:投资高、灵活性差;③ 优点: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费较低;缺点:成本较高。
(3)南部 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矿产资源丰富。
(4)经济意义: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生态意义:改善大气环境。
解析
(1)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地形平坦,排水不畅等;地下冻土;河流的泛滥等方面回答。
(2)熟记铁路和管道优缺点即可回答本题,知识点比较简单。
(3)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为纬度、气候、海拔、资源、经济发展程度、交通等方面,俄罗斯纬度较高,所以人口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的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等。
(4)资源的跨区域其调配对于输入地来说,经济上,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生态上,可以改善大气质量。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