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care

Aadj. 个人的,私人的;身体的;亲自的;人身攻击的

Bv. 关心;担心;照顾;喜爱

Cn. (报刊上的)人事栏,分类人事广告版;人称代名词;关于个人的简讯

Dvt. 引路;指导;操纵;影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7.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主题三: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的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

主题四: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正确答案

(1)史实:唐朝中后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成为同少数民族交易的货物。

条件:唐朝时期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唐朝商业贸易繁荣。

(2)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4)发展阶段

①从企业发展角度:

②从企业性质角度:

③从企业经营角度:

中国经济状况:

(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四大家族);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4)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商业的发展历程自然经济解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8.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经济解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经济解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自然经济解体
下一知识点 : 洋务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自然经济解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