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诗经·小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诗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国的土地都归周王所有

B周王建立了直接高效的管理体制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周王已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原始社会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相媲美,但自战国时期我国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造成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B北方自然条件更加优越

C铁器得到大力推广

D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

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l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输出区;但明末以来,却需仰赖外地输入粮食。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改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不足

B战乱频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水利失修,造成粮食生产减少

D新作物传入,饮食习惯渐改变.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