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共121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共121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9.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

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

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2 分

  3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l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l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l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l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l9世纪和20世纪世搏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

(1)

①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②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

(2)

特点:

①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

②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

(3)

①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2 分

37.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解析:从用“俑”随葬是“不仁”的行为可判明孔子的态度。联系课本知识指出“仁者爱人”思想主张。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正确答案

(1)态度与理由: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思想主张:仁者爱人。

(2)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3)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作用: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

(4)略

解析

(1)从用“俑”随葬是“不仁”的行为可判明孔子的态度。联系课本知识指出“仁者爱人”思想主张。

(2)从图13中得出下降结论,从图14的对照中得出工人工作生活条件差。结合材料三提出“贫富分化严重”这一社会问题。从“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这一关键句概括英国有识之士的认识。从认识、观念、工人斗争、统治利益等角度分析英国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原因。

(3)从材料四中所述“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从等额变差额、从8:1变1:1等信息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彻底性等角度思考这些变化的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发展特点简述轨迹。

(4)看法应该是赞成这一主张或指出中国政府正是这样做的。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等角度用史实简要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工业革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3.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4.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3.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 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 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 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 那些小自耕农) 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 随着”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正确答案

(1) 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因素:议会立法。

(2) 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

(3) 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

(4) 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美]彭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l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据[差]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

(2)低一高一低,低一高的原因: 1929一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高一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3)

① 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② 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革命
下一知识点 : 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